《京报》这一名字是长宁公主亲自定下的,除了经义诗赋外,还有农时水利,周律答问。像农时水利,长宁也没准备询问农官,而是请了有经验的乡民口述,由知闻楼中的娘子执笔,力求简洁明了。至于周律答问,寻常人是没有这个本事的,故而请教了大理寺,刑部以及京兆府的佐吏。大周有律,令,格,式,甚至还有敕书,浩如烟海,那些统筹诸事的上官,远不如佐吏解得多。
长宁看得很清楚,胥吏虽地位卑下,可由他们之手经办各类官府的文书,涉及人事,钱谷,律法方方面面,且长久在任,“历官入传舍”的长官自然就被比下去了。当然,长宁让他们出面不仅是因为这点,更多的是为了以后考虑。朝臣们时常谈及“胥吏之害”,她要借此机会树立“良吏”之典范。
楼中,执笔的小娘子有些不好意思,她往常做诗赋都是旁征博引,骈四俪六的,声律对偶,一应不缺,眼下这篇——她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出自她的手笔。扭捏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长孙微云问:“这写得是不是太通俗了些”
长孙微云扫了一眼,很是满意。
她这几日去了长安郊野农户家中走动,试了好十几篇文章,才找到他们喜欢的,能听明白的模式。闻言她微笑道:“若是那些农户读不懂,还需要请人讲解,那咱们的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58章
长孙微云没有酸腐文人的架子,时下文章多是骈体,你文表再华艳,百姓听不懂那也没有任何用处。长宁公主要办《京报》,可不仅仅是为了文人,而是如春风细雨般,缓缓地滋润着民间百姓。
明白了这一点后,长孙微云很快就做出了取舍,抛开了那些“无用之物”,只是如此一来,小娘子文名或可受损。在此之前,长孙微云已经提过了,此刻对上了小娘子诚挚的视线,她蹙了蹙眉,又说:“若不想用真名,取个新的号也是成的。”
“不要。”领了任务的小娘子摇头如拨浪鼓,她一挑眉意气风发道,“我也要四海扬名。若用了雅号,日后博得了美名,不知情的,在瞧见后只会往那些男人的身上想!我要他们在一开始就知道,是某某家某某娘子作,而不是出自某郎君之手!”话音落下后,她又诚恳地望着长孙微云,说,“长史,我已经做好准备了,不管是好的坏的,我都能承受。”
长孙微云闻言莞尔一笑,内心很是欣慰。一开始,知闻楼里只有零星几个小娘子的身影,而如今越来越多了。这一切告诉她,可以坚持下去,必须要坚持下去!
中秋过后,第一份《京报》刻印了出来,暂时定价十钱一份。一个碗都要三十钱,这价格是大多数人家都能出得起的。长宁公主很重视《京报》的教化作用,至于会不会亏损,没有必要多加考虑。在《京报》发行的时候,国子监的《国子缀珠》也紧赶慢赶地刊刻了出来。在长安国子监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尽管先前的“九经”让一些人吃了亏,可听到了类似《昆山小集》的刻本出来了,立马就着人去买了,谁说了不能两头都要的
至于《京报》,这是全新的样式,一张印刻着很多字可折叠起来的大纸——别管是什么,十钱一份先买了再多。拿到手的读书人们迫不及待地看绝妙文章,见精彩处拍案叫绝。可等看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