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奖金制度的刺激(2 / 2)

等不及把头上的汗擦掉,杨尚撩起衣服,又开始狂奔。

谁让他在女朋友面前夸下海口,扬言一定能买到一份青年周末。

小伙子体力也是好,没有共享单车的这会,一路狂奔十公里,肾是真的好。

当然,诸如他这样的遭遇,整个京都市,起码有好几十起。

讲真的,这并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往后,引流巨大的即时通讯工具及短视频分享平台。

那些互联网工具,所带来的巨大流量和造就的艺人的水平,所引起的群体效应,远远不止现在报纸效应能够相提并论。

只是,就如一瓶水里滴了一滴香油。

哪怕口味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至少能够让人品尝出来。

周未这个名字,也已经开始慢慢的,被人们所熟知。

京都郊区,一处毫不起眼的半新的三层小楼内,《青年周末》的大本营,就坐落在这里。

和财大气粗的京青报不同,青年周末的每一笔钱,花的都很心酸。

只是这几天的办公室氛围,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哎,你们听说了吗?裴姐签了个新人,还是千字120的高价。”

“听说了,谁不知道啊!就是写《飘渺至旅》的那个周末。”

“呸,人家明明叫周未!”

“好,周未就周未。”

中年大叔摸了摸他那油光发亮的头,有些感叹的说着:“也是真的没有想到,一本小说居然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光昨天一天的功夫,就让咱们报纸的销售量,活生生的提高了一成,你们敢想?”

“这有什么,周未哥写的这么好,有人喜欢是很正常的好不好!”

美工部的一个小编,顿时化身为周正的粉……读者。

这会,还不能叫粉丝,那词是04年才出来的。还有它的变种idol,也还没应运而生。

“小雨啊,我说你这也草率了,人家认识你吗?你就在这里说。”同组的一个女生,看她这架势是有些吃味。

“哎,别吵了,裴姐出来了!”有几个年长的,眼巴巴的看着总编办公室。

眼瞅着裴玉出来,当众宣布了他们《青年周末》第二天的报纸销售量。

总共印刷的15万份报纸,竟然被一扫而空。

各大书报亭及其他摊点,有半数也发来了缺货的消息,要求加大订阅量。

这代表了什么?

简直是难以想象。

原本还在10万级数上挣扎的青年周末,竟然在两三天的功夫,一下就鸟枪换炮,到了十五万。

那可是50%的销量提升啊,不是一笔小数目。

用更直观的数据来表示,他们每天卖出10万份的时候,都能够形成自给自足。

这凭空培加了50%,哪怕从其中削出来一些,往各个部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上,多添一些。

那他们这些人的工资,也是能够上涨一点的。

众所周知,国企部门的收益是僵化和死板的。

至少在这个时候,颇有些像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感觉。

在给孩子看病,还在五块、十块上纠结的时代,除了一些机灵的经商者,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们,工资普遍都偏低。

尤其是新闻传媒行业的采编、记者等职业,工资更是低的令人发颤,平常一个月,也就三四百块钱。

只是事业单位的福利比较好,逢年过节会发些东西,有的地方,还会提供单位住房。

吃穿用度方面,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如果是别的事业单位,哪怕是报纸的销量大幅度提升,和他们的关系也不大,顶多就给发点米面油之类的东西,算是奖励。

可青年周末不是如此。

就在上一年,报社专门举行的全社讨论大会上,齐云总编亲自把奖金制度落实了下来。

这也就是说,从那天开始往后,青年周末就有了奖金制度。

这会儿的奖金制度,差不多已经完善。像是月奖、季奖、年度奖,都有一套流程。

其实这一套,不仅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的私企里,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并成熟的的标准。

一向以开放进取的《青年周未》,当然成为了报业改革方面的急先锋。

“大家加油努力,总编说了,要是继续保持这个势头下去。这个月,每个人的基本奖金,都至少会达到两百元。”

这个消息,裴玉毫不避讳的讲了出来。

要说整个青年周末,谁的权力和威慑力最大,那也不用说,当然是齐总编。

可要说谁在整个报社最受欢迎,最受大家爱戴,那绝对有超过一半的人,投性情耿直、待人诚信,又富有正义感和善良的裴大小姐一票。

她说的话,大家基本上都信服。

而这,就是威望!

有了奖金的刺激,更没有人愿意偷懒。

整个青年周末,瞬间就开始进入了极其有效率的高速运转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