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三一九章歼灭战
蔡锷的战术到这个时候已经显露无疑了,他是想用一个旅的兵力以强火力突击的姿态,使敌军认为这就是主攻部队并吸引敌方大部分的防御注意力和兵力,正当敌军调动兵力去应付这一佯攻部队时,再以主力部队从侧后方在炮兵的支援下发起歼灭战。
这也是利于隐蔽和运动的丛林地形和晚间地方视野和注意力都不利于防御作战的情势下,才能创造出来的以两个师攻击两个师取得完胜的主要支持点。
在两个师近三百具掷弹筒将数千发37毫米炮弹倾泻到对方简易的行军帐篷和木质的防御设施之后,217师的全部和201师一个旅发起了对敌军一个草草拉起防御体系的印度师的第一波攻击,在半个小时的战斗后,除了张起泰旅伤亡比较大之外,其他部队的伤亡都很小,倒是敌军在吃饭中的一部分敌人被数千枚炮弹炸得猝不及防,有些人甚至没来得及放下饭碗就失去了生命,随后持续半个小时的攻击又让他们损员不少,但是他们的噩梦还没有结束。在全速赶路了一个多小时后,两个炮团赶到战场,虽然最大口径只有87毫米,但是在这三四个平方公里的战场里,这已经是能够摧毁一切的死神了。
步兵的进攻嘎然而止,交给炮兵的表演时间有两个小时,而在这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战斗后,维森特准将和山度士准将还是没有等到他们呼叫了许久的相隔仅仅五十公里之外的另外一个师的部队的支援,那个印度师也许是被他的呼叫吓坏了,一个师的佯攻部队,两倍的主攻部队,这个鬼地方的五十公里起码要七八个小时才能赶到,那位指挥官阁下肯定是不会来了。
维森特绝望的扔掉了手中的怀表,那上面刻着他的老长官送给他这块怀表时就在上面的一句名言:“hopeinotatsea.”(注:希望在海洋的方向,但绝不是迷茫,atsea有迷茫的意思。)
对于当年海军驰骋世界各大洋的海军时代,这句话还存在合理的成分,但是如今太平洋舰队已经借着对付德国人的借口逃回欧洲,印度洋舰队只剩一个空空如也的名声而已,要去往海的方向几乎与自杀无异。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这片海域的制海权,作为军人的维森特当然知道前几天中国舰队已经开始攻击加尔各答了。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扔掉了怀表,与山度士准将商议了一下,决定将突围的方向定在东方,在那里起码还可以指望友军帮帮忙,运气好的话,两天后就可以赶到曼德勒。在那里再听天由命吧。如果像中国人至今都没有发出半点声响的西方突围的话,按照中国人狡诈的习惯,那里一定会有一支埋伏部队在等着自己。
他的估计是正确的,2012旅一直都没有投入进攻,等待的就是预判中英军可能会出现的向来路逃窜的情况,届时他这一个旅就会将他们的生机完全断绝。
当然,英国人只是估计对了这一点而已,他们没有想到蔡锷和唐继尧这两个年轻的少将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突围逃出去。英国人在挨受大炮轰鸣了两个小时后,满心以为他们等到了突围的最好时机,但是他们等来的,却是最后阶段的歼灭战。
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了进攻,在印度人已经被打乱了防御体系后,从开战以来这才有了发挥的机会的201师和217师的部队终于到了表演时刻。受到蔡锷表彰的李宗仁部的吊那妈冲杀战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战斗中李宗仁部杀敌数目最多,俘敌数目也是最多,到最后很多印度人几乎已经丧失了作战的勇气,看着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的瞪目金刚咬着牙向自己冲来,就一声恐怖的大喊后抱头蹲下。
已经升任李宗仁独立团团长的李团座也成了这次战斗最风光的人,他的部下杀敌和俘敌数目竟然超过了本身独立团一千八百人的编制数目,而张发奎部则是他团里的第一。这倒让已经调到师参谋部的白崇禧略微有些失落。
清点战果后,蔡锷豪气顿生,两个师攻击两个师,取得了歼敌七千余,俘敌万余的骄人战绩,敌军两个准将一起自杀,俘获英籍军官自上校以下者三十余人,他召来教化官,把战绩如实上报了上去,并请求新来的两个师归属自己节制。并顺便轻描淡写的解释了为何没有执行集团军司令部原地待命的命令的原因。
以他的身份和如此骄人的战绩,集团军司令部断没有不准的道理。只是他这么一来,让卢永祥和曹锟心中都有些不爽倒是真的,而他爱出风头的标签也是贴定了。
英军的援军没有到来是有原因的,他们在这边求援的同时,那边曼德勒已经撑不住了,曼德勒方面防卫司令保罗中将突然发现当天他所遇到的进攻压力几乎要比前几天强上一倍,中国人像是发了疯似的发动了不惜伤亡的轮番攻击,投入进攻的部队也多了好几拨,似乎中国人受到了什么压力一样,这让他的防线也顿时压力陡增,大规模的炮击让他的部队抬不起头来,而中国人也似乎有了超过两个师的援军赶至,让保罗中将所面临的局势陡然凶险起来。
这当然是第21集团军碍于方面军司令部的严令做出的强行攻击态势,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为第22集团军的后方进展特别是两个先遣师的安全所做出的攻击努力。
这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起码在恰蓬据点以东的三个印度师都已经得到了保罗中将的严令,他们尽了全力向曼德勒增援而去,所以根本就没有可能回头去救援维森特准将和山度士准将。
蔡锷的成名之战恰蓬歼灭战就是在这样的敌我情况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在己方伤亡仅三千余人的情况下,歼敌俘敌两万余人,这种战绩也给他在军队中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绩层层报到北京后,我对于这个刻意栽培的年轻人的战绩表示了非常满意的态度,在我的态度的影响下,陆军部给方面军司令部发去了嘉奖电,并电令陆军第二方面军及海军太平洋舰队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内,力争结束南方战争,帝国的重点区域要向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中东方向转移。
陆军方面当然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只是海军方面依然还没有找到敌军残余的那些舰只,英国和法国的舰队似乎是从孟加拉湾消失了一般,这与海军参谋部的判断和陆军所遇到的情况是格格不入的。如果对方海军放弃孟加拉湾的话,就等若把缅甸送给中国,就没有再向缅甸增兵并且打得这么顽强的可能。
所以,莫瑞清少将坚持认为英国人的海军仍然在这片海域沿岸某个还没有搜查到的地方,但是印度东海岸线这么长,没可能处处都搜个遍,在亟需海军对陆军的战事形成有效支援的情况下,更是不可能组织太多的海军力量来完成这种大海捞针的搜索行动。
在召唤来潜艇部队后,他和他的参谋们定下了几个点,都是根据资料有充足淡水和燃煤食物补给的海港,他们认为英国人的舰队不可能无限期的躲在海面上或是其他无法有效补给的港口中,他们终归还是要在几个重要的大港维持生存的能力。所以在请求了刘步蟾的许可后,潜艇部队司令黄建勋准将的十二艘潜艇的编队也交由他指挥,利用手头的四艘战列舰十二巡洋舰的配备,加上十二艘潜艇,莫瑞清开始利用潜艇做外围侦察,舰队作为快速打击力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搜索网。首要的侧重点当然是从亚南到锡兰的科隆坡这一带原本的搜索空白区。
这个策略建立的基础在于海军主力舰队在完成了对沿海地区肃清之后,将侧重点转到了对孟加拉沿海的战术切割炮击上去,在孟加拉沿海地区,已经没有了英法舰队的生存空间的情况下的。从计划上来讲,这是没有错的,而判断的基础也不可能错,英法海军要么要对岸上的陆军形成支援,要么就要做好接应这些军队撤退的准备,无论如何他们都逃不了被中国海军发现的命运。
海军一部和来自湖北的一个建筑公司正在忙着在新占的安达曼群岛上建立起一个临时的简易据点,作为从未来印度洋舰队的中转和储备港,这三个点形成的三角形,已经将整个孟加拉湾完全的掌握在内了。
所以,没有理由不会发现英法舰队的踪影。
这个三角搜索计划从7月5日正式开始施行,按照计划,搜索将持续一个月之久,而这一个月是留给陆军收拾缅甸陆上敌人用的,如果陆军不能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个任务,那么这个搜索计划将顺延下去。
吃的就是英法舰队始终肯定要对陆军形成支援,他们没有理由白白把二十几个印度师送到缅甸去白白死去。
但是七八天过去了,第22集团军一部已经攻克了敏建,并与第21集团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对曼德勒形成了战略合围的态势,保罗中将的部队后路被断,补给也没了指望,覆灭在望的时刻,印度人已经开始了骚动,有的士兵甚至已经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摇起了白裤衩,但海军却仍然没有任何发现。
而在北京,我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将在8月访华,7月初的时候他派了一个特使过来北京与外交部商议访问行程和会见安排等方面的事务时,突然在7月9日的时候提出要觐见我,希望能够得到许可。我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便接见了他。
但这位特使先生华生律师,却提出希望在中英之间做个中间人,让英国可以体面的结束暹罗战役。这就让我的压力陡增,如果我答应的话,南方正在作战的军人眼看就要包个大饺子,我这圣旨一下,那边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