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三一六章坦克
五月和六月间两个月的陆地攻势展开,除了西缅甸处于胶着的态势之外,南方的大部分战事已经接近尾声,除了少量的土著游击队在一些英国志愿军人的领导下仍然在负隅顽抗之外,重要的战略据点和交通线已经完全被中华帝国第二方面军和暹罗王国的联军控制。
从新加坡到暹罗王国南方的狭长土地目前暂时由中泰联合控制,在南掌及柬埔寨方向,两个王国也获得了相应的壮大,可以说在中南半岛东半部分,已经完全牢牢的掌握在了中华帝国及其藩属国手中。
在中南半岛土地的归属问题上,帝国军方的将领们及参谋人员,甚至内阁大臣们都分为了两派,一些少壮派的中下级军官颇为珍视这一片由军人抛洒热血换回来的土地,他们认为帝国应当将这些地方收入版图,而不是像既定方案那样,由帝国主体控制战略要点,其余大片土地交由暹罗等藩属国依照过往对帝国的贡献程度分配获取。他们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帝国根本不应该打这场战争。
而朝中一些老成持重,以及跟我比较亲近的亲贵大臣们都坚持过去的主张,他们认为战争并不是要获取多么大的土地,而是为帝国本体建立起一个屏障,另外如果什么好处都不给藩属国拿的话,那么谁愿意做你的藩属?
这个问题也被我拿到了公开媒体上进行辩论去了,在这个国家从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化的主要国家的转变过程中,这种思想的冲突是无可避免的,让他们公开的去辩论总好过闷在心里将来大打出手的要好。
新组建的第22集团军由四个军组成,由浙江提督卢永祥担任司令,预计在广州到西贡一线登船,经过数天的航行后经过新加坡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并直插英印军队的腹地——缅甸沿海。
海军为之也投入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十几万的军队要分两批运送,中转站新加坡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海军先头部队也投入了在印度洋的绥靖治安的工作,配合的友军德意志帝国太平洋舰队也增派了舰只配合对印度东部沿海的几个据点进行了侦察和试探性攻击。
由于德国在远东没有大量的陆军兵力存在,所以他们要实现在印度海岸线上的补给点的占领,并实现远期的打通柏林维也纳君士坦丁堡到巴格达,科威特的生命线,就必须依靠中国陆军部队的帮助,才能实现在印度洋上建立合适的补给点以及控制。所以对于中英双方在缅甸进行的大规模陆地战争,他们也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心,他们的舰队在忙着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封锁切断海上输血线之余,也为这一场中英之间的战争贡献了海军舰队以及运输舰的支援,虽然从实力上来说,印度洋上活动的英国舰队已经没有任何能力能够对全副武装的中德两国任意一国海军造成损害了,但是仍然保有十数艘轻型巡洋舰规模的英国东印度舰队也不是完全没有能力对中国的登陆舰队造成致命性伤害的。
所以,中德两国海军的首个战略突击目标就定在了原先租借给法国远东舰队作为补给点的孟加拉湾西口的亚南港,中德两国海军派遣了一支从新加坡启航的远征舰队,中德双方各自派遣两艘战列舰及十余艘巡洋舰以试图全歼英国的老旧舰队——如果他们在那里的话。
作战日期被定在了6月17日,如果一切不是那么顺利的话,该突击舰队将滞留在印度东海岸附近海域巡弋,借助飞艇的侦察,对印度东海岸有可能的危险地点进行封锁,以保障定在7月1日进行的孟加拉湾登陆战。
目前在伊洛瓦底江中游也就是缅甸的腹地部分的曼德勒和下游的仰光两个重要据点仍然占据在英印军队手中,双方的主要交战纠缠点也就是这两个区域,炮兵和机枪手成了这两片战场的主宰,中国的航空队目前全在北方,南方只有一些广东的民用志愿航空队在帮助军方出力,从事一些侦察及炮瞄等方面的任务。双方的兵力对等下,情报方面中国稍稍占优,但地形方面的优势在印度军队那里,所以一时间双方都很难有大的突破。
第22集团军的战略任务就被定在了切断从印度及孟加拉方向到缅甸腹地的资源补给线,海军在完成输送后,也将投入到对加尔各答的牵制性攻击中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南半岛的战争应当在年底前全部结束。
这两个月里,法德边境纠缠了两年的战争也终于分出胜负,新组建的第五集团军以50个师的兵力体现着他最重要集团军的地位,威廉皇太子亲自指挥这50个师,并在半年多的攻势后,终于取得决定性突破。他的一支部队绕经卢森堡大公国从侧翼与主力部队一同发动了对法军防线的攻击,并在刚刚进入六月的时候,整条战线先后取得突破,相继攻陷法军重兵屯守的圣米耶尔和南锡,一点破,全局就活了起来。
冯泽克特在率领德奥联军彻底击垮意大利军队后,将奥匈帝国的军队分出一部分投入对意大利本土的进攻,奥地利军队自行负责在意大利国土内的战争,而他则率领一部分德军赶到了萨尔布吕肯的大本营,并担负起了南线的攻击任务,并在北方攻占南锡和圣米耶尔之后,他的军队也在三天后贡献了法国临近瑞士的摩泽尔河畔的重镇埃皮纳尔。
面对整个第五集团军的,是法国的香槟区,和他们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腹地。在越过前方的据点凡尔登和夏龙之后,第五集团军就能够从东南方对巴黎形成合围,并于在马恩河以及塞纳河防线上与敌方对峙着的四个集团军会师,德军的总兵力也将增加到超过一百五十万人。
这是一个诱人的前景,在会师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几乎已经能够闻到巴黎的问道,而威廉皇太子也将率领他的大军进入巴黎,这将是德意志帝国永远的荣耀。尽管在对面的法军最后的据点凡尔登,法军已经陆续囤积并加上前线败退的军队总计近四十个师,而这个数字仍然有陆续增加的迹象,但是威廉皇太子在与柏林最高统帅部接触后,仍然决定在夏季前后发动凡尔登攻击战。这是势在必行的战役,如果不能攻克凡尔登对巴黎方向形成新的威胁,那么之前所作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西线的纠缠仍然将持续下去。
而在计算法军兵力后,柏林方面也认为这场战役有较大的获胜的机会,法军在西线马恩河和塞纳河一线囤积了七十个师左右,加上英军已经在的二十个师,那个方向一共有九十个师的英法联军,法军总计规模在一百到一百二十个师之间,那么法军在凡尔登的兵力在初期不可能会超过德军。而如果要抽调西线的法军来增援凡尔登的话,那将会反过来给西线的四个集团军制造出机会。
当然,考虑的变数也有法军的预备部队和英国增派远征军的考虑,但在这样规模的战场上,没有见识过战争的新兵和劳工没有什么区别,而英国已经出现了步枪的短缺,这些情报都十分有利于总参谋部做出支持凡尔登突破战的决策。
而马肯森将军负责的一批两个坦克师规模的坦克部队也将在一个月后能够投入战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凡尔登或者巴黎,今年就将出现战略性突破。
当德国最高统帅部开始执行这一项绝密的计划时,他们信心满满的认为这种在试验中表现出了高超的克服现有防御模式的奇怪武器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西线双方的胶着态势而取得决定性突破,特别是在配合威廉皇太子的凡尔登方向的攻势的进行,当这种武器被推上前线的时候,西线的法军防御也将正是要兼顾东西两方向的时刻,这也让这一计划的成功率被大大的提高。
有鉴于从中国方面获取的实验性资料以及数据,德国的首型坦克做了相当的改动,以适应欧洲这种地形和气候,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坦克有些偏轻,火力方面也略有不足,它们是为了中国南部的软性土地所设计的,且为了适应装船的需要,中国人的坦克被造的比较短促。而在欧洲为了跨越战壕和抗御更为强力的火器的袭击,德国的坦克吨位要比中国的一吨重的轻型坦克要重上三倍,火力除了一门机枪之外,还有一门用于对付较难目标的37毫米炮。
克劳斯玛菲公司在大后方的生产车间与其他所有的军事工业企业一样,都在连轴转着生产着各种能够杀死敌人的武器装备,德意志帝国的军人是幸运的,无论如何,他们在高昂着头颅冲上战场的时候,他们手中起码会有一支步枪。而对面的英法联军的枪支拥有率只是他们的一半多一些。而倒霉的俄国佬甚至连法国人的一半都做不到。这条理由一样支持着柏林最高统帅部的决策,在他们看来,这个夏天将会是这已经延续了快两年的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当然,他们不能够想到之前在国内备受批评的丘吉尔先生关于在法国战场上使用坦克的建议竟然被保守的英国决策者们批准了,英国总参谋部和陆军部正在征召更多的志愿兵,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坦克在源源不断的从工厂开出,稍晚些时候这种新奇的武器将在法国的土地上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