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2 / 2)

宋春梅:“咱家原来还有一千九,现在该是有五千六……”

她点着钱,说:“过年买东西花了二百五,还有五千三百五。”

滋溜儿!

宋春梅差点对着钱流口水,谁能想到啊,他们竟然赚的这么多啊。就这么短短的时间啊。这会儿宋春梅是真的明白为啥有人宁愿有个好工作都不干要下海了。

这赚的也实在是多!

这才二十多天啊,就连一个月都不到啊。

“媳妇儿,这也太好了,这也……”田青松都不知道咋说了,夫妻两个都处于浑浑噩噩的快乐状态,简直是有点不知所措了。好半天,还是宋春梅最先反应过来,她说:“我觉得,平日里做买卖可没这么好,现如今这么好,主要还是因为过年,不管是富裕人家还是穷人家,谁家过年不买对联儿,谁家过年不买点吃吃喝喝?再怎么困难,这个也不会少的。但是平常日子人恐怕就要节俭不少了。都有好几个厂子开不出工资了,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生意好还是因为过年。”

他们在城里摆摊儿这么久,倒是知道了不少的八卦。

这要是说起这个,田青松是真的知道的。

“每年过年就卖一茬儿,其实就很好了,反正咱们开春还养船呢,打鱼卖的也不少。”

田家两兄弟,本质上都是挺简单的人。

他反正觉得,现在日子比以前好,那就是最好不过了,以前能想到可以顿顿吃白面馒头吗?他们现在都能吃得起的。家里门房可是囤着不少的粮食呢。

他最关心的就是粮食,有粮食就是最好不过的。

宋春梅也是赞同,他们是从古代来的,相比于田甜这样年纪小更容易被影响的,其实他们有些骨子里的习惯是很难改的。他们能这么快适应主要也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更懂得随遇而安。

所以他们更是在意粮食,不过就算是现在很在意,经过两年的熏陶也是有些变化的,宋春梅琢磨着说:“青松,我瞅着,这会儿跟咱古代不一样。”

田青松:“啥?”

宋春梅:“我们也不能就看一亩三分地,我以前是没想到做买卖这么赚钱,但是以后咱们其实可以多干一点的。”

田青松:“反正我都听你的。”

宋春梅笑了出来,说:“行,咱们过完年再说,今年倒是一个肥年了。”

想一想真是没法儿说啊,他们就卖点对联儿挂贴什么的,也就二十多天就挣了好几千,这上班一个月工资也就二百几啊!都要赶上有的工人一年赚的了。

宋春梅:“我就说过年给你买一套好的衣服,你死活不让,你看,咱们赚的不少的。”

“你都不买,我咋会买?我一个大男人披个麻袋都行,你可是女同志,女同志哪有不打扮的?”

宋春梅:“我其实也用不上,咱们发的衣服才穿两年,也挺新的。”

说到底啊,也是两个孩子还没挣钱,夫妻两个不舍得花钱呢。别看这一茬儿赚的不少,但是夫妻两个都不舍得。两个人没忍住都笑了出来。

宋春梅:“行了,不买就不买,都没给孩子买,我们买干啥啊!”

她念叨够了,说:“田甜今晚睡得倒是挺早。”

“还是累了,他们学习挺辛苦的。”

“那可真是。”

夫妻两个算账算的很开心,觉得日子可太有奔头了。

“咱家小子是不是这几天也该回来了,他这一茬儿也挺长时间没回来了。”说起来自从他们做买卖,儿女都没有回来过。田甜是因为快期末了,课程比较紧,考完了又开始补课,根本没时间,就连生活费都是宋春梅给送过去的。

田东倒不是上学忙,他是年底了,车行忙活。

年底了,很多人都要赶着年根儿给车子收拾一下,这年头能买得起车都都不是穷人,那过年总归要稍微收拾收拾,就连洗车的都多了很多。

这些活儿自然都是田东他们这些学徒工来做。

还有啥汽车美容,人都没美容,小汽车还要折腾一下,田东他们从开始的惊讶到现在的习惯,嗯习惯就好了,习惯成自然。他们年底忙得很,自然也不会请假回家,就连明年不会再来的宋榛都没说提前走,本本分分的干活儿。

宋春梅他们在家里念叨田东,田东他们这会儿还在忙呢,别看已经傍晚九点半了,但是还真是没休息,一个个都忙活,最近修车的少,洗车的多。

还有一些往北方走的要换更防滑的轮胎,他们一个汽修行愣是忙的晚上都休息不了。

田东穿着棉的厚水靴,手里拎着水管,就听有人叫他:“东子,吃饭。”

田东:“我给这点忙完。”

他加快了动作,这会儿早就吃完晚饭了,这会儿是吃宵夜。最近比较忙,师父几乎每天都买宵夜过来,大家不仅没瘦,还胖了点。田东给剩下的活儿干完了。这才洗了手凑上来,几个师兄弟都坐在了一起。

“呦,羊肉串。”

“赶紧的,这家味道可不错,多吃点。”

虽说来到这个新时代之后,他们已经过得很好,能吃饱不说,还能吃上大米白面,但是跟来到这里之后还是没法儿比。别看他们这一年多没有工资,但是那吃的可是太好了。

天爷啊,他都没想过的,什么羊肉串牛肉串,什么炸鸡炸鱼,什么肉丸子酱肘子,可是一点也不拘着他们,他们这吃的真是太好太好。

田东一个大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个头都窜了不少。

他低头吃羊肉串,说:“好吃。”

“那可不,不过你买羊肉串还是得买老王家的,别买隔壁那条街的老陈家,他们家才是缺了八辈子德,还弄死猫死狐狸的装羊肉,妈的,缺德玩意儿。”

“呕!”

“你吃饭的时候别说这个,我们这吃的正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