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沧波间(1 / 2)

难得有闲和朋友们在金牛山脚一鱼塘垂钓。

不大的池塘四五根渔竿伸着,接二连三地把肥厚的鲫鱼拉出水面。

这是一个家养的池塘,专供游人感受垂钓的乐趣。鱼的品种单一,一律是半斤左右的鲫鱼。

在这里垂钓,没有悬念。只要选好一个位置,撒了食,把穿着红蚯蚓的弯钩往水中轻轻一放,不久,渔浮便上下飘动起来。只要渔线一牵,渔浮一沉,渔竿一提,便有沉甸甸的感觉,再用力悠悠一提,那肥厚的鲫鱼便会现出本相,在渔线的一端拼命地扭动着,碎碎的银光足以弄花人的眼睛。

这样的垂钓,的确能满足人一时的成就感,但不能给人真正的垂钓意趣,我很快便没有了兴致。

看着渔浮在泛黄的浊水间浮沉,不禁产生了一丝嫌恶,竟怀想起垂钓往事了。

家乡水泽众多,垂钓是儿时极快乐的事。

垂钓的前一天,便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在墙根、菜地,用小锹子小心地翻着泥土,生怕挖断了蚯蚓。蚯蚓的选用是既讲究的。要选用红色的蚯蚓,因为红蚯蚓味淡而绵久,不像青蚯蚓腥臭难闻,入水味色尽失。粗细要恰当。太粗,则会被小鱼轻而易举地叼走,往往只剩下一只冰冷的空钩;太细,则易断难穿,也不足以吊起鱼儿的胃口。

有时,为了找到足够的红蚯蚓,垣墙断壁被弄得破烂不堪,菜地也被弄得浮土乱置。这时,家长突然立在面前,总免不了被提着耳朵,挨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但一点也不减少对垂钓的无限热情。我们总是用一只废弃的棕色小药瓶盛蚯蚓,里面放一点湿湿的泥土,一任蚯蚓绞结蟠曲。还在塑料瓶盖正中间钻一个小孔,让蚯蚓可以透气。还用小布袋装上几把碎米,用来打食。

晚上,也兴奋得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计划着种种方案:几点起床?去哪片池塘?在何处打食?若是一条大鱼咬钩怎么对付?最后总是在做着与钓鱼相关的美梦。

第二天,看着东方天空泛着鱼肚白,幻想着定当有意外的收获。

东坝。这里的水很清,村民常来挑水。水,煮饭泡茶都很香甜。我喜欢选择一个幽僻的一角,水中还有一弯浮翠的水草。

把废弃乒乓球固定在渔竿前端,上面事先挖了个小孔,这时把碎米装进去,小心地往前探去,直到恰当的位置,把渔竿一拧,碎碎的米粒,倾泻到清澈的水面,在清水中星星点点地飘落水底。

不久,就看到银白细长的柳叶鱼聚集而来,争抢着正在飘落的碎米粒。银光霍霍,好不热闹。

水极清澈,看得通透。鹅管渔浮被细鱼碰的左右愁颤。这些吃浮食的游鱼,见没有了漂浮的食物,不久又星散而去,追逐新的目标,恍若一群来去无踪的游民。

不久,水底浮出一串断续的小汽泡。这是潜伏水底的另一群鱼类,大多鲫鱼、青鱼、鲇鱼,正是渔猎者所期望的。看到这气泡,心如撞鹿,充满了期待。

等。等。等。好漫长的等待!

终于,看到洁白的渔浮在水面轻轻地动了动。心系嗓眼,呼吸凝重,目力钟聚。

这鱼儿异常的狡猾,悠悠地触动丝线,就是不痛快地一口叼走。

最后,渔浮又恢复原先的死寂。我气恼地提起渔竿,丝线的一头,是空荡荡的渔钩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