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狼五(1 / 2)

第四章秋日(上)

冬去春来,春尽夏继,夏过秋上,转眼间,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的秋季来了。

迎着秋风,霍去病一早就来到期门军的大营。他虽然被封为冠军侯都快一年了,但他仍隶属于期门军,是期门军内的校尉。期门军是汉朝的皇家卫队,汉武帝时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边地六郡良家子弟组建,最初数目定为千人,后随实际又有所增添。这支军队因为常常随侍护卫武帝而期守于殿门,故有“期门”之名。大将军卫青就做过期门郎,霍去病也是期门出身。而期门军又隶属于京师军中的南军。

大汉帝国的军队由京师军、郡国军、边防军三部分构成,其中最精锐的部队就是京师军。京师军又称中央军,汉初时就分为南北两军。南军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卫宫廷,北军的主要任务是戒备长安及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地区。在汉文帝治世其间,一度取消北军,到刘彻继位后,他不仅恢复北军,还分别扩建南北两军。南军方面增设期门(后改体为虎贲郎)、羽林和羽林孤儿(羽林建于太初四年,即公元前104年,当时霍去病已死去十三年;羽林孤儿则由作战死亡的将士遗孤组成,其的建立在羽林军之后。)三部,北军则增设中垒、屯兵、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愤八校尉兵。南北两军分驻京城内外,其中,南军因驻区和任务的关系,又格外受到刘彻的重视。因为从汉初开始,汉军承秦制,实行征兵制,到刘彻时,一是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批小农破产流亡,豪强之家又多有免除兵役的特权,这些导致征兵时兵员不满额;二是反击匈奴,兵员需求过大,正常的征兵已不能满足军队的需要,所以,刘彻不得不兼行采用募兵制。招募的对象主要是农民、流民,甚至是犯人和被释放的奴隶。这些成员鱼龙混杂,有优有劣,不一而足,纷纷被补充进边防军和郡国军中。然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在南军当中,南军一如既往的保持纯正军色。在南军里,成员有郎官和卫士之别。所谓郎官,就是由高官子弟和品学兼优之士组成,属郎中令统率;所谓卫士,则是郡国输送到京城轮流服役的正卒(汉初规定男子十七便要登记,为预备兵员,称为“正”;二十至二十三岁时服役,为期两年,一年在本郡,一年在京城,称为“正卒”),由校尉统领。南军之中,又以期门最为精锐。这一部长期服役,是职业军人,其地位高,装备精良,奉禄优厚,且作战勇敢,可说是汉军中的精华所在。

现在,霍去病就站在这么一支强悍的军队的面前,他第一次出征所率的八百健儿也就来自眼前的这支期门军。他虽不是南军的最高统率,但是刘彻已赋予他参与统领南军的权力,但凡是他看中的人,他随时可以调到麾下。所以,他常常参与和主持南军的日常军事训练。此刻,他已拟好今天的训练计划,就是玩蹴鞠对抗赛。因为南军内的操练场很大,可以同时进行六场蹴鞠比赛,他自己也极爱这活动,便随士兵去更换衣服准备。

霍去病动作麻利,他先换好衣服,就在他不耐烦的等其他军士的时候,无意中听到赵破奴和花梗的对话。

“我说花梗,好好的一个大男人,你爹怎么给你取这么个古怪的名字。不是我说你,这名字真是难听到恶心的地步!”

“赵大哥,这不是我爹取的。是我们村一个讲授经学的老先生取的。”

“那讲经学的老先生为什么要给你取名?他自己没有儿子孙子命名么?”

“不是。赵大哥,你听我说嘛。六岁以前,家里人都叫我花娃子,叫我妹妹做花妹子。后来这老先生游学归来,在村口碰见我爹和四岁的妹妹,他大为惊叹,说我妹妹是什么蓓蕾初开,清润无极,洁丽无双,就给我妹妹改名叫花蕾。我爹就求他一并给我取个响亮的大名,这老先生摇头晃脑的说:‘花之初开,恶风摧之,冷雨残之,当有扶花之梗护之爱之,得,你儿子就叫花梗!’就这样,我就叫花梗了。”

赵破奴闻言大笑:“呸,酸!什么老先生!什么摧之、残之、护之、爱之,还蛮懂得怜香惜玉的!嘿嘿,你妹妹怎么个美法,我是不知道,我就记得她脏兮兮的脸蛋,还蓓蕾初开咧!”

花梗对赵破奴的粗鲁很是不满,便小声嘟哝。霍去病没听清楚,也无意再听。之前,他确实是记不起花蕾的容颜,可在听过花梗的话之后,他竟意外的回想起那女孩的笑容。那时候不经意的一瞥,他就暗暗为那张小脸上的笑容感到惊奇:那么柔嫩腻滑的肌肤,那么清新袭人的气质,那份娴静,那份柔美,竟然是从那么纤弱娇小的身子里淡淡的散发而出!都说女人美丽如花,看来此言不虚,瞧那小小的脸,那细细的身子,那一尘不染的眼眸,她不正是一株婀娜摇曳的百合么?哦,现在才发现:那笑容,竟然是他经历过血腥洗礼之后看到的第一样干净东西!

有了这个回味,霍去病猛然发现拂面而过的风里也蕴藏着百合的香味!他不自觉的笑了,他一笑,却把正朝他走来的赵破奴和花梗吓着了。从来只见傲慢冷酷的脸,几时也化作这般温情脉脉?那两人贼贼的对视一下,互为壮胆,慢慢朝霍去病身边挪近。

霍去病眨了一下眼,双目清亮:“你俩干什么,磨蹭那么久!”

两人讶然,相顾无语:简直就像变脸一般,票姚校尉立马就恢复到平常样子。两人忙诺诺应达,随同霍去病走向蹴鞠场。

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游戏,这项运动源于中国。早在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的战国时代就有,到汉代更是风行一时,它不仅是民众的娱乐活动,而且发展成为当时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在民间,参与蹴鞠的人数,可有一人到十人等多种形式,一般以无球门的散踢方式为主,这种形式又称作白打;而在军队,因为是训练考核项目,所以每一场人数固定在十人,每边为五人,设有专门的裁判执法,再在蹴鞠场的两头各设球门一个,固定时间里,进球数多的那一方获胜。民间的蹴鞠以娱乐为主,而在军队里,比赛时队员奔跑摔推犹如战场冲杀拼搏,对抗性极强,容不得丝毫嬉戏。

霍去病率先进场,他所在的那一方是红队,赵破奴和花梗及另外两个士兵紧随其后。霍去病扫视一眼白队的人员,他的目光立刻被两个高大粗壮的兵士所吸引。这两个士兵,一个年约二十三四岁,另一个约二十一二岁,都是眼神凌厉,彪悍不肯随意屈服的硬汉子。看他们那副无知无畏的样子,当是郡国军刚输送到南军的正卒。在南军中,尽人皆知霍去病蹴鞠技巧高超,脚法轻灵飘忽,有时诡谲,有时迅猛,防不胜防。所以,若能和他在一边,便欢喜无限,等着胜利唾手可得;若是被分在他的对立面,便垂头丧气,可怜巴巴的作无畏抵抗。然眼前的这两个军士,他们并未被冠军侯的威名吓倒,反而是目光炯炯,眼里充满对胜利的渴望。

霍去病笑了,他从来就不喜欢一边倒的比赛,对手越强,就越能激发他的求胜欲望。比赛虽还没开始,他就感觉到了征服的快乐。

主持裁判的小吏手旗一挥,两方人员就朝地上的皮球奔过去。蹴鞠用的皮球,外边是用牛皮制成,内里填塞干草料,既轻巧又有质感,正适合这种乱军作战般的运动。两边军士围着皮球左腾右挪,推搡拉扯,使蛮力,用巧计,想方设法要把皮球勾到自己的脚下。于是众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红白两色纠缠在一起。场外围观的士兵各选自己所爱的队伍为其呐喊助威,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每一次参与蹴鞠,霍去病就知道自己是对方盯防的重心,他在阵中灵活穿梭时,常常会留心防守自己的对手是谁。这一次,盯防自己的恰好是才先注意过的那两个士兵。一开始的时候,这两人看到霍去病个子虽高,但不及他俩壮实,便采用近身肉博战,频频推搡碰撞他,希翼将他撞得不辨东西南北:但要霍去病倒下,那些唯他是瞻的红队队员便会轰然倒塌。这两人的如意算盘是打得好,耐何霍去病如铁塔一般,纹丝不动,反而借力打力,将他两个的胸口,肩膀,膝盖,小腿撞得生痛。看来,霍去病人虽瘦点,力气却不弱。

这两人见使蛮力不行,便飞快的交换眼神,另用一招来对付霍去病。眨过眼睛之后,他俩像心有灵犀一般如影随形,你忽左,我便忽右;你在前,我便在后,随时交叉错位,时时紧跟在距离霍去病半寸左右的地方,意图是不让他碰到皮球。显然,这俩人是既有蛮力又肯用脑之人,蹴鞠的技巧也非常高,很不好对付。若换了个本事平常,体质单薄的士兵,准要被这哥俩玩个晕头转向,撞得魂飞魄散。然霍去病轻捷灵敏更不让人,又兼借力打力的本领高人一筹,在这种堂而皇之的挑衅中,他的兴致完全被释放出来,他变得异常活跃。

在众人混战不清之时,霍去病钻进人从,右脚尖一侧,把皮球挑到空旷处。随即,他摔开众人,飞奔而上。那两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拍身立到。他俩迅速并肩冲上来时,企图想靠蛮力加技巧将霍去病撞翻在地。霍去病斜看他俩,眉眼飞动,似有笑影自他脸上滚过。就在那时,霍去病带着皮球侧过身子,如飘扬的旗子顺着风穿过石缝一般,霍去病轻飘飘的就从二者之间轻轻滑过。仿佛,他不是脚下用劲,而是借着那两人的力道飘飞向前。白队剩下的队员大惊失色,忙一齐涌上来,被戏耍的那两人牙根一咬,硬生生的扭转身子,随众围追堵截。霍去病可以传球的,但是他执拗的带着皮球在人缝中穿花插蝶般的转动,及至快到球门前时,他才用脚后跟轻轻一搓,皮球划了一个美妙的弧线之后就砸进白队的球门之内。

顿时,场外掌声雷动,大声呼啸,齐齐称秒。就是场内,白队最有斗志的那两人在震惊之后,也衷心为霍去病叫好。霍去病的嘴角微微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很是得意。他知道,他又征服了两个强悍的人。

赵破奴又惊又喜的看着霍去病,他追随票姚校尉差不多有两年了,很少看到他如此兴奋。他平常玩蹴鞠,为培养士兵的协作精神,向来注重团队的配合;然今天他单打独斗,分明是被白队的那两人激发的。此情景,就和两年前他和自己的相遇一模一样。那时也是这个季节,是汉军一年一度的秋季大检阅。无论是骑马射箭,还是刀砍剑拼,又或是蹴鞠角力,自己总是遥遥领先,然就有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总在和自己较真,他是处处争第一,硬生生的把打遍天下郡国军无敌手的自己踩到了第二的位置。是的,票姚校尉就是那种遇强就更加强的人,在他的信念里,绝没有“败”这个字的位置!记得自己当时输得心服口服,一心想和这个小英雄交上朋友,可兵将众多,那少年转眼就不见了。正在怅惘之际,少年自己找上门来,于是,自己摇身一变,由小小一介郡国军变作了期门郎。这个票姚校尉啊,不单自己要勇冠三军,也要他的手下雄霸汉军!看来,这两个激发了他的斗志的士兵注定要成为自己的新战友了。

果然,霍去病把那两人叫上来,询问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