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学长?(1 / 2)

第228章学长?

高见听得一愣。

新的太一换了位置?

不对,太一是天之中央,是斗数之主,在星官天神之中也是一等一的存在,这种东西,居然能换?

而且,天神们不是离开了吗?

三千年前,天神消失无踪,从此之后,这个世界就失去了自然运转的天候,灾气开始弥漫,一切的自然都需要手动推动。

神朝人族设立了天坛推行四季,而真龙们则在龙宫推动洋流,维持了基本的气候和生态圈的正常运转。

结果现在突然说了,太一换人了?

而且,还换了个有名字的,叫启?

高见一听见这消息,顿时觉得自己手里的火枣都不香了,嗤笑道:“闹呢,太一就是太一,怎么可能还有别的名字,再说了,启这名字听着也太龙套了,太一作为斗数之主,怎么可能叫这个名字?”

“虽然说起来很儿戏,但这可都是真的。”导游娘子马上说道:“监天司在观察星象的时候,真的得到了这个答案,而且无比清晰,就好像是太一自己在对整个世界公布一样。”

“嗤,按照这个说法,太一的位置肯定不止一个地方能看到,全天下,甚至不只是全天下,包括佛门诸天那些地方,也都能听见太一自称‘启’?”

导游娘子则马上说道:“能啊,佛门诸天也有类似的说法,你不知道吗?那些天人众,也在传说,太一换人了。”

“也就是说,天神们还存在,天神们还活着,只是放弃了这个世界?”高见立马意识到了什么。

“那就不清楚了,不过,有没有天神也不重要吧?没有天神,不也是这么过来了吗?对了,大人,还想知道些什么?噢,对了,这个时间了,你看那边!”导游娘子递给高见一个千里镜,然后指向了天边。

高见接过千里镜,往那个方向望去,却看见,原本平静的空气突然泛起涟漪,七道虹光从不同方位的塔楼射出,在客栈的头顶交织成一副《鹊华图》,还有几位少年人,驾着机关鹤从画中山峦间掠过,腰带上的玉环与虹光碰撞出铜钟般的清鸣。

“那是传奇楼赞助的表演,今日算是恰好撞见了,大人也是好运气。”导游娘子适时的转移了话题。

她也看得出来,眼前的这位富哥似乎对太一的问题相当烦躁,既然如此,不如赶紧转移话题,不要和客人牵扯太多。

但高见只是看了一眼,他对这些事情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他只是觉得有些惊异。

太一,有名字?

而且,那些天神还活着?甚至还在出现‘更迭’的情况?

甚至于,监天司也好,乃至于天人众们,也观测到了这种‘更迭?’。

到底有多少地方察觉到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是故意的吗?

如果真的是那位传说中的‘太一’换人了,那么这和天神离开有关系吗?

不对,应该是没有关系的。

天神离开是三千年前的事情,而太一出现异动,所有地方,具备观星能力的人,都观测到了太一的变化吗?

高见觉得……自己或许得去学一学观星了。

不是他现在这种‘半吊子’的测算星象,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过观星来预测未来,甚至是读取星象之中的神韵,借此领悟一些术法甚至是功法,乃至于直接得到来自星象的启示。

用高见的话说,那就是,星象并不是单纯的光芒,而是天空的神祇给凡人们打的信号灯,不同的灯光信号,代表了不同的情况下,是和天地之气高强度相关的。

而太一真的换人了的话,自己也应该去看看。

就在高见思考这些的时候,那位导游娘子却也没有闲着,她一边试探性的拿了一颗火枣塞进嘴里。

感受着自己的肉身的的确确升起了充足的灵气,躯壳的气血得到了补足,显然这是货真价实的火枣,她的嘴皮子也愈发利索起来。

然而——

就在此时,空中忽然传来清越的,像是某种玻璃或者晶体互相撞击的声音。

高见马上回过神来,转头看见不远处,十几座货亭正在紧急重组,胡商们的飞舟收起腿脚,各种警报叮咚作响,原来航道的灵气漩涡提前形成了,有几个驾着玄色飞梭疾驰而来,袍袖翻飞间撒出万千符咒。

“快躲开!”一边航道飞舟的掌舵的老修士发出一声怒吼,开始用力拉扯缆绳,绳子在他掌心勒出血痕,整艘船因为这样极限的转向而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船身发出牙酸的吱嘎声。

所有人都在躲避,包括那些建筑,甚至是违背了法令规定的路径来进行躲避。

而造成这一切动向的,是身后的巨大建筑——

不对,那不是建筑,而是一具似乎是正在生长的琉璃巨骸,三万六千片骨片开合间,抖落某种交织的光雨。

“同学,好兴致啊,居然在这里听这些唬人胡诌,耸人听闻之言,是迷路了吗?”那巨大骸骨之上,传来了声音。

同学?

高见听见这话,马上就意识到。

来者,是太学生。

就在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高见的耳畔,传来了那清亮的琉璃碰撞声。

一股巨大的压力袭来。

而只有他脚下的砖石突然裂开蛛网般的纹路。他踉跄后退时看见——那具横贯天穹,遮住阳光的的琉璃骸骨正在舒展脊梁!

骸骨空洞的眼窝突然燃起两团幽蓝火焰,某种死气正在凝聚,青衫人衣袂翻卷,指尖悬着七枚星点,他往前踏出一步,琉璃骨骸便燃起一层禁制,那些燃起的禁制在半空凝成实质化的枷锁,将巨骸牢牢锁住,发出喀拉喀拉的裂响。

高见微微皱眉,看向周围。

显而易见的,这股压力,只针对他,也只有他脚下的砖石碎裂了。

高见也没惯着对方,拔刀而出,刀锋直接亮起。

一寸刀锋直接消磨,同时,高见的心湖澄澈如镜,倒映出了对方那一尊琉璃巨骸的神韵。

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骨骸者所禀於地也,天气清化而为精神,地气重疑而为骨骸,故言禀受。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

这尊琉璃巨骸,实质上并非死者,而是‘地气’。

那么……书有云:“冬政不禁则地气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