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小迷弟钱钟书(2 / 2)

“实际上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曹禺一阵感慨,在话语间,想起了自己在沪市跟随包国维排演话剧的那段时间。

他不由地说:“秉文先生,看似年轻幼稚,实则谈吐成熟,与其交谈总能够有点意外的收获。

若是能够结交,实在是良友。”

看向钱钟书,曹禺还笑着调侃说道。

“默存兄自诩博览群书,乃是清华大学行走的图书馆,可在我看来,秉文先生比之要更甚!”

听到这话,钱钟书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更加起了兴趣,问起了与包国维相处中的不少细节。

心头期待,钱钟书不由得说道:“外头现在大家可兴奋着呢,都是听说秉文先生到了北大进行演讲,许多平日里瞧不上北大的清华学子,都想着也去凑凑热闹。

找个日子,咱们两个人结伴前往拜见?”

北大与清华素来就是不对付,即便在民国时期,也是针锋相对的存在。

原先还算是分庭抗礼。

可是前些年北大动荡,学生教师都流失了许多,近年却是清华在争锋之中占据了上风。

平日里,清华学子都是自诩为北方第一学府,自是瞧不上北大。

可如今,竟然不惜翘课都想要去北大见识一下包国维,可见包国维的影响力有多大。

甚至有学生打出疑问。

“为什么是北大将包秉文招揽了去?咱们清华的这些先生们在做什么?”

钱钟书激动异常,本以为胜券在握。

可曹禺却意外拒绝了。

“这个.我还有剧作要写.默存兄恕我实在是不能相陪。”

钱钟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剧作,竟然比听秉文先生的讲座还要重要?

况且,秉文先生此次来北平,小石兄你不想着去探望一二么?”

面对钱钟书的疑问,曹禺脸上露出苦涩,他无奈地指着桌子上的稿纸说道。

“不是我不愿意去,实在是没脸去。”

“此话怎讲?”

曹禺叹了一口气说道:“几个月之前,我与秉文先生分离之时,曾经与他讨论过《雷雨》这部话剧的构想。

在话剧一途上,秉文先生于我无异于导师。

可我答应他写好这《雷雨》,如今还是遥遥无期,怎么看剧本都不够满意。

觉得与《肖生克的救赎》差距甚大。

实在是无颜面去见秉文先生。”

“.”

钱钟书一阵无语,甚至有些觉得。

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曹禺,是不是在自己面前装逼啊?

神特么不如《肖生克的救赎》!

曹禺却露出人畜无害的一笑:“默存兄不必忧虑,你想去便是去,秉文先生是个和善的人。

你若是去了,他非但不会觉得无礼,还觉得很高兴。”

钱钟书沉默不语,心里头不知道盘算着什么。

正当北大清华的学生们跃跃欲试的时候。

包国维则是在北大安排的校舍中,安顿了下来。

实际上,当时北大的教职工宿舍并不在全在校内。

例如包国维,就被安排在东四四条1号的校舍。

这里位于北平的东城区,各处都是传统四合院,有着老京城的特色。

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的院长顾澄以及国文系教授顾随都住在这边。

距离北大校园有一定距离,可交通还是相对便利的。

周围茶馆酒楼一应俱全,居住的也大都是北平的学者教师。

四合院的摆设装饰并不奢华,可也算是一应俱全。

山水画,草,石雕等等小点缀一应俱全,颇有一番文化气息。

本来,蒋梦麟想要给包国维安排在东厂胡同那边。

胡适之在那里住着,也算是能做个伴。

可一听到是胡适,包国维当即言辞拒绝。

他可不想,成天被胡适拉着,联名写什么文章。

改在东四四条这边,没有什么熟人,可贵在清净。

东四四条的四合院,也算是惬意。

一大早上,便可以听到对门的茶馆说书声。

这讲得段子,有些是江湖轶事,有些则是出自时下兴盛的武侠小说。

包国维的《射雕》《神雕》两部曲自然是榜上有名。

这时代没有什么版权意识,说书人拿来就用。

而且茶馆里头的百姓们,就喜欢听这些侠义故事。

不比什么穷书生被富家小姐看上,考上状元的俗套故事强得多么?

住在外院的曹晏海,早上便喜欢靠在门口,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白嫖对面茶馆说书人的故事。

他也不是全然白听的,有时候听到一些不对劲的,或是说书先生杜撰,或是以讹传讹编排的江湖谣言。

曹晏海路见不平一声吼,当即就会去对面茶馆找说书先生的麻烦。

将其抓起来,让他将这段好好给改了才罢休。

他倒也不是全然恶霸模样,每次纠正完这些,曹晏海还是会给吓破胆的说书先生,扔几块银元。

这顶得上对方一个月的收入了。

有了钱,曹晏海便成为了大爷,跟着对门一干三教九流混了个脸熟。

每个人见他都要尊称一声曹大侠。

包国维得知了这个事情之后哭笑不得,不过他也没有阻止对方。

主要是,他一门心思扑在了《宏观经济学》撰写上面。

蒋梦麟早就将相关资料送到了包国维府上,好几大箱子的资料,甚至有一些前北洋政府的官方资料。

有一些数据和辛密,包国维看了都心惊。

想着这要是放到后世,得引发多大的波澜?

不过,有些东西,注定是不会被后人知晓。

蒋梦麟所提供的资料,绝对是绰绰有余。

所以包国维只是简单满足了一下好奇心,便没有再要求更多。

许多事,不知道或是才是更加好的选择。

接连一个星期,包国维都在北平的校舍里头,构思《宏观经济学》的书写。

期间,蒋梦麟派人来告诉包国维演讲的事情。

倒是不意外,每到一个大学,作为一名学者,演讲就是应有之义。

至于,蒋梦麟还告诉提醒包国维,要准备好稿子,小心学生们会为难他。

北大清华的学生都十分不要对付之类的云云。

包国维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面对一群难缠的学生,还不是手到擒来?

他们有英国那群老奸巨猾的大肚腩政治家难缠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