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推理小说未来之发展!(1 / 2)

第413章推理小说未来之发展!

阿加莎·克里斯蒂。

二十世纪初英国最为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之一。

被誉为“推理小说女王”。

后来更是获得了英国女王授予的“侦探女王”称号。

《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

可以说,阿加莎的小说情节影响了一代人的推理幻想。

后世诸多推理作品,皆有受到这位女士的影响,并且被多次搬上电视、电影荧幕。

而在1930年这个节点,阿加莎已经是当时极具人气的作家之一,特别是在柯南·道尔逝世之后,市面上已然没有能够与阿加莎抗衡的推理小说作家。

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她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这么说吧,只要这位女士愿意,她可以与当时的英国国王谈笑风生。

在当时的英国,知识分子就是能够到达这种地位。

此次文化沙龙上,也有不少人是冲着阿加莎的名头,才来参加的。

只不过后续便听到,她因为行程不能够来的消息,着实是令人遗憾。

却不想,此刻阿加莎竟然出现在包国维的面前。

“克里斯蒂.克里斯蒂女士,您竟然是阿加莎·克里斯蒂!”

原本还一脸严肃的侍者,在听到阿加莎的名字之后,立即想起了从前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个面孔,恰好能够对得上!

他不能够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结结巴巴地说道。

“我我是您忠实的读者,没有想到能够再次见到您,我们都期盼着您重新回来,给我们带来如《罗杰疑案》一般的作品”

侍者翻找了半天,终于从车上找到一个皮包和笔,递给阿加莎请求说道。

“希望能够得到您的一个签名。”

阿加莎的面容隐藏在宽大帽檐之下,白皙的皮肤依旧能够看出,她年轻时候的风采,只不过如今,已然带上了些许经历风霜的皱纹。

她接过皮包和笔,发出浑厚的女声说道。

“先生,我想你不会让我在车外签名吧?”

“啊”侍者一幅惊慌失措的样子,即便是再喜欢阿加莎,他还是保持着自己的职业素养。“女士,我希望能够接待您,不过今天这辆车是为包先生准备的,一切还要听他的吩咐。”

侍者或许心里有些看不起东方人,不过对于这位王子殿下的贵客,他依旧不敢有任何无礼。

包国维抬头看了一眼,用温和地嗓音说道。

“女士,这是我的荣幸。”

“感谢您!您的慷慨必定会为您带来好运,伟大的先生!”

侍者激动万分,对着包国维连连鞠躬,整得包国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看起来,英国的“追星族”可比国内要狂热太多了。

另外一方面,侍者的身份以及反应,足以说明了阿加莎此时在英国的地位。

轿车后面十分宽敞,可以说专门是为了接待准备的,容纳六名乘客相对而坐议事,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加上阿加莎,轿车后排也才五人而已,空间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进来以后的阿加莎,先是帮助侍者在皮包上签完名,等到对方千恩万谢回到前排以后,才礼貌性的与在座的所有人打招呼。

“很高兴认识你克里斯蒂女士,我是民国驻伦敦公使施肇基,我阅读过您的作品。”

施肇基显得十分兴奋,竟然有一种见世面的感觉,他伸出手与阿加莎礼貌性的一握。

老实说,他来伦敦这么多年,都没有今天出的风头多。

这让施肇基的心中越发感慨起来。

“你好。”章念月礼貌性地点头,老实说她本来还有些警惕的,不过阿加莎上车以后,显得十分礼帽,甚至还避嫌坐在了章念月旁边,这让她觉得很舒服。

“你好啊!阿加啥女士!”

曹晏海粗狂的中文,让阿加莎愣了一下,勉强听出来是在跟自己打招呼。

转了一圈,等到轿车发动之后,她便趁着这行程的十几分钟,与包国维攀谈起来。

很明显,此行认识包国维,才是她真正的目的。

“包先生,我很喜欢你在沙龙上面的发言,我虽然不怎么精通经济学,但可以判断出,这些经济政策是真的从普通民众出发。”

阿加莎直言不讳地说道。

包国维心里有些预期,对方是因为这件事情而来的,但还是有些疑惑地说道。

“克里斯蒂女士竟然知道?我在宴会上并没有找到你。”

虽然很想叫对方比较顺口的称呼阿加莎,不过在英国文化语境下,名字是亲近之人才能叫的,第一次见面还是有些不合适。

阿加莎露出神秘的笑容。

“我一直在注视着宴会。”

随后她又解释说道:“我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所以这次回到伦敦,不希望有太多的关注,能够安静的进行创作。”

阿加莎不愿意细说,包国维自然也不会去问。

但他心中可以猜到,这个不堪回首经历具体是什么。

无可争议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女士是一位伟大的女作家。

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却因为婚姻失败一度陷入到低谷之中。

约莫四年前,阿加莎的丈夫阿奇尔在她母亲离世的伤心时刻,为了另外一名女子离开了她。

这一度使得阿加莎悲痛欲绝,从此创作便慢了下来。

但即便是阿加莎离开伦敦四年之久,“江湖”上依旧流传着她的传说,无数读者和文学爱好者期盼她的归来。

包国维点点头说:“我理解。”

“不提这个。”经过了四年的沉淀,阿加莎显得十分淡然,她继续说道。

“我想,你的经济政策已经远胜过那些虚伪的政客,没有想到,有一天一名东方人提出的政策,比起本土的欧洲政客来,还要更加的符合民众利益。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显然阿加莎对于当局并不是太满意,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阿加莎许多身份人都参加过战争,她在侨居之时,也认识过不少战争难民,战争背景之下生活的动荡,还有人性的变化,使得她对于战争和当局呈现一个消极的态度。

跟当时欧洲许多反战文学家一般,阿加莎也有些偏向于社会主义。

“女士,我必须提醒你一点。”包国维无奈地摊开手说道。“实际上为民众思考,才是正常政客普遍存在的特性,这本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东西。”

阿加莎有些讶异地看了一眼包国维,不由得赞叹说道:“先生,你这句话可以算得上金句了。”政治的话题并没有持续多久,对于两个文学家来说,讨论作品才是最为关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