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以夷制夷?小包的和平演变计划!(1 / 2)

包府门口。

各大记者蜂拥而至,而且洋人极其多。

他们如同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般,争先恐后地涌向包国维,仰着头,无数双眼睛盯着包国维的一举一动。

似乎他打了一个喷嚏,摔了一跤,都需要记录在案,当做大新闻来看待。

站立在台阶之上,包国维居高临下,显然对于这种情况,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他随即露出笑容说道。

“各位记者朋友们,麻烦让一下,鄙人不善于言辞,若是说出某些出格的话来,恐怕是会有些不好的影响。”

方新川还想着挡住拥挤来的人群,将包国维保护起来,没有想到这个小子竟然如此轻车熟路。

便觉得倒是自己没有见识了。

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曹晏海窜了出来,紧紧护在了包国维的身侧,以防有人趁机刺杀。

包国维的也是个怕死了,在衣服里面几乎时时刻刻都穿着防弹衣,就是防止有人对他图谋不轨。

听到包国维说出这句话,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后退了一步。

这位先生,语出惊人,现在可是出了名了。

占着自己如今的地位,一边是学界泰斗章太炎的徒弟,一边师哥师长遍布整个文化界,另外一边还受到常光头的赏识,最为关键的是,这小子还被洋人喜欢。

不管是外界有多少的攻伐,有多少的抵制,包国维依旧还屹立不倒。

甚至还有了一个诨名,包疯子。

包国维又说奇怪话了?那是正常的事情,包国维哪次不“口出狂言”了?

但你还千万别沾染上一点半点,他包国维能够全身而退,你可以么?

你有人家的背景,有人家的家室和实力么?

这些都没有的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原先澎湃如同潮水一般的问题,一下子便消沉下去一半了,许多记者面面相觑,顿时有些不敢说话了。

唯有一名黄毛外国人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他手里拿着钢笔,另外一只手端着笔记本,身后还跟着一名矮个少年,跟着他一起记录,最后两相对照,便可以避免遗漏和错误。

“包先生,我是字林西报的记者杰森,我这边主要有一些来自于美利坚的最新消息,您是否想要听一听。”

不同于其他人,一味地想要从包国维这里获取信息,杰森上来便倾向于为包国维提供信息。

这让包国维自然是眼前一亮,他点点头说道:“很高兴认识你,杰森先生,我期待能够听到一些不知道的消息。”

杰森的眼睛顿时一亮,为自己的小伎俩得逞而高兴。

助手少年当即从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摊开递给了杰森,杰森随即念道。

“包先生在美利坚得到了极大的尊重,那本英文版的《活着》,更是得到了热销,我这里有美利坚各大报纸的评价,包先生可以听一听。”

“有劳。”包国维点点头,《活着》热销他是知道的,毕竟那些钱可是实打实地打在卡里面。

但是美利坚各大报纸的报道,他还真是不知道。

“快记快记,这也是珍贵的资料。”

人群里面,当即就有记者催促旁边的记录员,这都是消息不怎么灵通的报社,能够得到外国的最新消息,也是一个不错的噱头。

杰森咳嗽了一声,用有些不熟练的中文说道。、

“这是来自于美利坚《华盛顿邮报》评价,包的《活着》是一部朴素而不失去精妙的史诗,讲述了主角在华夏土地上,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商量的形象。

在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物在动物本能与人性之间苦苦挣扎,包的描述风格冷酷且坚定,甚至让小说超脱了一般的范畴。

包给我带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华夏人形象,从前西方对于华夏人的偏见,落后、愚昧无知、辫子、眯眯眼、满大人,这些曾经的偏见在包的作品里面,都得到了颠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具有韧性的华夏人形象.”

哗~

台下的人群顿时一片哗然,华盛顿邮报竟然会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最为关键的是,最后一段话,美利坚人提到,包国维的作品所展现出的华夏社会,让西方人改变了对于华夏人的偏见。

给予了华夏人很高的评价!!!

这不是包国维一个人的扬名,这是整个华夏族群的扬名啊!

“啥啥玩意儿?!!”

方新川还站在旁边,顿时有些语塞了,他惊疑地看着包国维,好家伙千防万防,还是无形之中,给秉文这个混蛋给装到了。

试问,在这个时代的华夏人,哪个没有受过气?哪个没有因为西洋人的傲慢和偏见,感到气愤和不甘?

而包国维,则是在文学一途上,实实在在的利用作品,让西方人改变了原有的偏见,转而认为,华夏乃是古老而拥有智慧的种族,与其他人完全不同!

光光是这一点,便让方新川眼热了。

该死!老子也想要学文了!

写文章,写小说也可以这么牛逼么?

可饶是如此,杰森所念的内容还没有结束,他尽量让自己大声一些,吃力地说道。

“美利坚《西雅图时报》提到,包没有过度煽情,没有华丽的辞藻,利用简单朴素的故事描述,告诉读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读者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体验,但也深刻呈现出华夏人.”

“《时代》周刊的评价指出,华夏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似乎都发生在主人公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尽管接踵而至的打击可能令读者难以同情,但包至真至诚的笔墨已经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

从各种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华夏人千年以来以此作为思考西方人是否应该”

原本包国维倒还是觉得没有什么,因为都是十分普通的夸赞,都处于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

可在听到《时代》周刊的评价之后,包国维顿时有些绷不住了。

听起来怎么那么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