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常凯申的小舅子?(1 / 2)

第123章常凯申的小舅子?

金陵前往杭城的特班火车。

火车的一号车厢被全部包了下来,甚至有穿着制服的士兵守在车厢的门口。

车厢里的装潢也重新翻修了一番,想必是为了这趟出行了一些功夫。

车厢里面有个七八个人,有两三位是穿着军装的军人,其他人几乎都穿着西装。

几位先生脸上的眼镜都快要将鼻梁压塌了,显然是学者。

坐在中间最大桌子的是一名年轻人,他脸上意气风发,梳理着精致的油头,

手里还端着几份最新的报纸,仔细地看着。

他便是宋子良,宋子文的二弟,常凯申的小舅子。

自美利坚留学归来之后,他便一直在国府担任要务,晋升犹如喝水一般。

先是担任外事部门的秘书,随后在今年上任外事总务长,年仅三十一岁的年纪,不可谓不风光。

他此刻看到报纸内容,顿时撇撇嘴说道。

“这些个报纸,成日就知道吹嘘,这个包国维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厉害?那怎么杭城的疫病还要我们去解决?”

“听说包国维仅仅是个高中生而已,那个防治疫病的方法我看过,倒是有些科学依据,若是能够落实的话,应该是可以达成一些效果的。”

抬头说话的是汤飞凡,他如今是金陵大学医学院教授,还兼任细菌学系的主任。

前些日子被金陵方面特别招来,是指导组随行的专家。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正是这位先生,后来组织研究出了国内第一批五万单位的青霉素。

毕业于美利坚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他,显然在疫病处理上是绝对的权威。

他已经看过了包国维的《疫病防治方案》。

老实说,就算是他也挑不出毛病。

但旁边的美利坚专家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抬起自己的鹰钩鼻,用地道的中文,十分骄傲地说道。

“宋先生,我看这方法跟国际上的处理有诸多不同,应该是这个学生看了国际上的防疫方法,自己凭空改了一版本,用来哄骗这些官员的。”

汤飞凡抬眼看了一下这位叫做查理斯的美利坚人,老实说他在美利坚读书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但奈何,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外国人,深受国府高层的信任。

在这个时代,外国人说话总是比国人管用一些。

宋子良也十分的认同,他对于汤飞凡的话置若罔闻,一拍桌子说道。

“哼!”

“就是瞎胡闹,杭城是怎么搞的,竟然会采用一个高中生的方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年纪不大,但官威极大。

“听说他还在火车站门口说什么救国之策,又让国内外报纸争相报道,看起来只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

“此番到杭城,若是被我发现了此人有什么不轨,我一定要好好整治一番。”

他显然对于报纸上的吹嘘很是不满。

这个时代,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外国人,都能够骑在国人头上拉屎,

他们从根子上是带着骄傲与蔑视的。

所以与宋子良说话,查理斯也丝毫没有奉承的意思,他实话实说道。

“那个包的事情我也有听说,法兰西的《费加罗报》这几日报道过这件事情,看起来评价并不差。”

“宋先生,在我看来这是贵国的一次思想思潮碰撞。”

查理斯不这么说不要紧,一说,宋子良的眼睛里面好像更加忌惮了。

“防控疫病终究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杭城的官员素来更加善于经营,

这些都不是褚先生能够控制的,杭城国府派系林立,有些下属他甚至自己都不能够叫得动。”

“这些官员的心思很明显,处理好疫病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反倒是若是疫病一直持续的话,上级便不得不拨款更多的物资?”

“有了物资才有油水,这便是他们的官场之道。”

想起方新川对于杭城官场的描述,包国维觉得自己若是有低血压,都可以当场治好了。

这些人是完全不拿人当人啊?

“你若是真的有能力发动起学生们,或许可以去找一个人帮忙。”

“蔡椿寿先生?”

包国维当即想到了蔡椿寿。

这位先生虽没有公职,但是在杭城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是他曾经出版过许多教育著作,如今担任着许多杭城中学名誉校长,在写作之余也教授一些课程。

想要发动起学生们,找教育局不行,但找他还说不定真的可以办到。

所以在离开之江大学的第二天一早,

包国维就坐着车来到了临浦牛场头,

这里如今是一个水陆交通码头,只是因为疫病的原因,码头上面的工人少了很多。

但是为了生计,还是有不少码头工毫无防护措施的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