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调教李凤娘(2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3632 字 28天前

杨沅板起脸道:“我和你爹称兄道弟,你怎么可以称我大哥,要叫叔父才对。”

李凤娘翻了个白眼儿道:“那个青棠怎么就可以师丈姐夫老爷的乱叫?”

杨沅道:“她没规矩,你可不能学着她没规矩。令尊是什么人?那是中侍大夫、鄂州御前诸军统制,你不一样的!”

李凤娘听了便更加欢喜起来。

不错,人家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可不能像青棠那野丫头一般不讲规矩。

叔儿就先叔儿着吧,谁让老爹喝醉了酒胡说八道呢。

反正他也不是我亲叔,等我爹改了口我再改口。

于是李凤娘便笑眯眯地道:“知道啦,叔父大人!”

……”啊啊啊~~”

鹅王打着哈欠,穿着睡袍就出来待客了。

一见杨沅,赵璩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二郎,你怎来得这般早,条陈已经写好了?”

杨沅道:“写那条陈还不简单?不过我不能写那么快。”

“为什么?”

“写快了你不知道珍惜。”

鹅王听了便对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有些无力吐槽的感觉。

这时他才发现,杨沅身边还跟了个小大人儿。

眉眼如画,宜喜宜嗔,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正好奇地睇着他。

赵璩便惊讶道:“咦?这不是那个那个……谁吗?你领她来做什么?”

李凤娘听了,便对赵璩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

杨沅道:“杨某久仰晋王妃娘娘温婉淑德、娴雅端庄。我受李道将军所托,暂时照顾他的女儿,自然不能只管照顾好她的饮食起居,便想拜请王妃,花些心思调教……”

杨沅一拉赵璩,把他扯到一边,低声道:“她是鄂州人,大王你也晓得,那地方民风彪悍的很,性喜争强好斗,女子更胜男儿。

这个李凤娘是武将人家出身,那就更不得了。

大王你昨天也说了,小树不修不直溜。

晋王妃娘娘是礼部尚书的女儿,知书达礼,贤良淑德,所以我想拜托王妃管教管教她。”

赵璩听他夸赞自己的王妃,不禁沾沾自喜起来:“鹅鹅鹅,算你有眼光。本王那位王后,确实是贤良淑德的典范。

本王做什么,她从不干涉。本王不许她回娘家,她便绝不回娘家。这样的好女人,你打着灯笼都难找。”

杨沅道:“那下官拜托之事……”

赵璩道:“放心,你帮我写条陈,我帮你修理小树苗!”

杨沅便回身对李凤娘道:“叔父受你父亲所托,可不能只管照顾好你的饮食起居。

叔父要把你培养成一位知书达礼、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

等你父亲回来接你的时候,让他大大地吃上一惊。”

李凤娘疑惑地道:“杨二……叔儿,你这是想给凤娘找一位女先生吗?”

杨沅道:“说是女先生也不算错。方才车子直趋府内,你不曾看到门楣。

如今也好教你知道,这里是晋王府,那位就是晋王爷了。

我给你找的女先生,乃是晋王妃。

晋王妃的父亲乃是当世大儒,礼部尚书。

你有了这样一位老师,以后出去说与人知道时,那该何等威风。”

李凤娘心气儿虽高,可也不曾接触过这个层次的人物,一时惊得目瞪口呆。

王府内宅的管事嬷嬷被赵璩唤了来,要领李凤娘去见王妃。

杨沅道:“去吧,你好好随王妃娘娘学礼,等你学业有成,叔儿便来接你。”

李凤娘到底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姑娘,又是头一回见到王妃这么尊贵的人物,受到的震撼着实不小,一时也就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等她被管事嬷嬷领进后宅,见到了晋王妃,还有些迷迷瞪瞪的。

晋王妃曲氏的父亲是礼部尚书曲陌,可想而知她从小受到的是什么教育。

既嫁从夫,对于赵璩的胡闹,这位王妃也是一味地温顺包容,只管用心打理好王府内务。

如今听说王爷要她帮忙调教一位军中重臣的女儿,晋王妃心中甚为欢喜。这说明丈夫非常认可她的为妇之道啊!

见了李凤娘,晋王妃便严肃地道:“李凤娘,妇人有三从之义,讲究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

大王既然让本宫做你的老师,你须得随本宫用心研习妇学,以后学以致用,莫要坏了本宫的名声。

为师这里有《女诫》七篇,《女论语》十二章,《女孝经》一卷,《列女传》百五篇……”

两个满脸横肉的嬷嬷捧出一大堆书来,往李凤娘身前一站。

李凤娘那小身板儿,就似站到了一对高大的门神面前,登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窒息感。

晋王妃道:“本宫还要操持王宫内务,闲暇时间有限,今日就先为你讲解《女诫》第一篇,‘卑弱’篇。

“坐下吧,认真听讲。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李凤娘此时已彻底懵逼。

杨沅回到杨府时,青棠见只有他一人回来,不禁好奇。

听杨沅说,他把李凤娘送去了晋王府,随晋王妃研习妇学,青棠不禁吃吃直笑。

青棠又不放心地道:“老爷,我看那李凤娘虽然性情刁蛮,却是个十分聪明的女子。

若是晋王妃教她的,她都学会了,老爷真要把她接回来吗?”

杨沅道:“我家好好的,这要是钻一只黄皮子进来,那还不闹的鸡飞狗跳?

晋王妃那里她若通了关,我再送她去个好地方,再拜一个好师父便是……”

没了李凤娘碍眼,杨府顿时清静下来。

杨沅想到已经答应下午去刘国舅府上赴宴,明日就得留在家里,好好准备那份条陈。便让鹿溪整理一下门房收到的拜贴请贴,哪怕是必要的迎来送往,也得推到后天再说。

至于那些保媒说媒的,就此挡住,再不叫她们登门。

鹿溪听了自然欢喜,连忙答应下来。

用罢午餐,杨沅先去书房构思了一下条陈要点,勾勾抹抹打好了草稿,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把草稿收起,叫人准备车驾,赴刘府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