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司马懿明哲保身(2 / 2)

但是马超不一样,他若是看不顺眼的,一定得去撂,这就一定会有应对,一定会有碰撞。这冷待,会让庞统更心生不满。然而有回应的,哪怕天天打架吵架,总比冷待更妥当!

这两个都是脾气火暴,自视甚高的人,火起来,什么话骂不出来!?

这才有意思呢,也许能把对方相互给收服了,才是真有意思。

陈宫对贾诩暗暗竖了个大拇指,道:“文和才是真不动如山。”

贾诩只是轻笑,二人共饮了一杯。

陈宫凑近小声的道:“襄阳刘备处,可有消息?!”

“刘备发书与刘璋要借粮,刘璋回拒了,”贾诩也以袖遮面,小声的道:“刘璋此人懦弱多疑,必疑心刘备要图益州,岂能不备?!”

“借粮不与,不正给了诸葛孔明借口去攻抢?!”陈宫笑道:“真弄到如此地步,传至刘表耳中,也是笑话了。刘备为荆州守襄阳,弄的无粮而要去借,要征战的地步,届时又向荆州借兵,刘表借也尴尬,不借也尴尬……”

“诸葛孔明是借刘璋来臊刘表与荆州不仁,而又借刘表来骂刘璋不义,借此,而行己事。”贾诩道:“他必要与刘表借兵,攻打刘璋。”

“意在借粮,也意在借兵?”陈宫道。

贾诩点首,道:“蔡氏一心想把刘备甩出去,若能祸水东引,他必肯借兵与之!”

陈宫一寻思,道:“妙啊,这诸葛,心思极为深沉!”

“我已写信与元直,将消息告知,元直必能便宜行事,”贾诩都不用出计,徐庶的才智在那,是够应对的,唯一不足的是要兵不血刃,尽量的不要动刀兵,只能周旋,因为吕布要北征,这南边的事要参与,但用兵是难了!

“阻断之计?!”陈宫道。

贾诩小声道:“蔡氏短视,可惜了!”

陈宫秒懂。若是蔡氏不甩锅,徐庶与蔡氏合计,襄阳刘备主臣,也未必不能剿杀了。可惜这蔡氏一心只想守住荆州之权势,也就是说,杀刘备不是他必须要做的事,要是刘备能跑到益州去,不在荆州抢权位,他也就巴不得如此,还省了心去谋刘备。

陈宫笑了一下,怪不得这两天陈登来信言蔡瑁一党真的太奇怪,断刘备之粮,却肯借兵与他,真是莫名其妙!

“我观女公子颇有欣赏蔡瑁治水军才能之意,”陈宫叹道:“可惜此人,比庞统还要难治。”

庞统是嘴不好,但这蔡瑁是心不好,必不尽忠,将来只恐是真的留不得。

一想也是可惜。

二人在人群之中,也没有多说,见有人来敬酒,便起了身,饮酒谈笑去了。

司马懿看了一眼贾诩,眼神十分隐讳。

这徐州上下,陈宫,陈珪等人,他都看得透,唯独这人,有多少深浅,他竟无从琢磨,这个人看不出什么功绩,不显山不露水的,然而,他却知道,当初诸葛之事,他参与了不少。刘备那,曹操那,有多少他的谋划,没人清楚细节。

有很多的功绩是不能彰显的,也许就是这个人的功劳吧。

暗地里的谋划,不知道他有多少谋略。

这徐州上下,他都没放眼里,只有这个人,与吕娴二人,让他万分忌惮。

司马懿在看贾诩,而陈珪却在观察他,司马懿一回首,触到陈珪老狐狸的眼神,真的吓了一跳,他也不愧是老狼,不动声色道:“汉瑜可是醉了?!”

这陈珪笑眯眯的,鹤发眯着眼,看着好像微醉,其实,都是心里清醒至极的人,司马懿可不会轻看他现在的状态。

陈珪笑道:“司马,今日好生热闹,然否?!”

司马懿心下警惕,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汝父司马防也就十日功夫,必能至徐州也,司马氏弟子良多,可用者,多为上将,大职,将来往徐州上下为官为将,恭喜仲达了,半个徐州皆在你手中,”陈珪笑道。

司马懿后背出了汗,却面无改色,道:“何出此言?袁氏部将更甚,吾司马氏皆无名辈也,如何敢担此言,汉瑜万不可如此说。”

陈珪只是眯着眼睛笑看着他,也不再答,一副真的醉了的样子。

老狐狸!

在试探他深浅。想要看他窘于应对,还是敲打警告,或是表达他们都在盯着他的意思?!

司马懿毛骨悚然,背后微微出了些汗。

这徐州城的老狐狸真的太多了。

看来待父亲与族人至,入军入仕之事,还是能推则推。

现在看,他也分不清这是吕娴授意他们来敲打防范,还是他们自行为之,若是自行为这,防什么呢,自动为吕娴防范他?这个就不得不叫人心中揣测了。

或者,这根本与吕氏父女无干,只是陈珪等人暗底下的争权夺利,争夺席位之争?!

司马懿本就是多疑之人,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件小事,他这种性格能不动声色的左想千遍,右想千遍,翻过来,覆过去的寻思很久,还能跨越时间,事件关联的去想。因此在宴上,也不与人多亲近,看上去是只顾喝酒,其实脑子里是半点不空!

这徐州的情势,他还是不敢妄断,妄为的。除了吕娴不是个好应付的,这些老狐狸,又哪个是善茬?

反正是琢磨不透!

那边阎象对李丰道:“这司马仲达何如?!”

李丰小声道:“看他只端坐着,并不主动与人结交,可见心思极为深沉。明哲保身之举。”

“我看他的心思是深不可测,”阎象道:“于徐州局势之中,如此不动声色,又年轻,绝非常人!”

李丰道:“又是一个小狐狸。”

“不知此次出征,又是如何安排我等?!”阎象道。

李丰道:“会带我等北征吧,包括张勋将军,刘勋将军他们。想必檄文出后,必有文书下来,静候便是。”

阎象点首,也是,反正袁耀公子去了淮南,他们这些多数袁氏旧将,肯定是不可能再去淮南的了。

若北征袁绍,还能派上用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