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闻所未闻
袁熙此话一出,诸葛亮本来平静的脸上终于现出了一丝波澜,“使君也以为,当今天下大乱,早就有祸根种下?”
见诸葛亮如此反应,袁熙早有预料,“我还知道孔明认为,原因是祸起桓灵二帝吧?”
诸葛亮这才真正动容,“使君如何得知!”
黄月英也是面现惊讶之色,她日常和诸葛亮对谈时,诸葛亮谈到此事,每每切齿痛恨,但这种诽谤先帝的事情,并不会拿出来传扬,这凶虎竟然知道,难道真是观星观出来的?
袁熙微笑道:“我还知道,孔明以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身体一震,忍不住看了身后黄月英一眼,苦笑道:“若不是知道使君有观星之能,我几乎以为身边有人传话。”
黄月英听了,心中生气,有你这样调侃自己夫人的吗!
看晚上不好好收拾你!
诸葛亮望着袁熙,满脸期待道:“使君也赞同我的想法吗?”
袁熙想了想,正色道:“孔明这话,单单从立意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
“黄巾之乱,乃至如今天下纷争的直接起因,确实由桓帝灵帝而起。”
“我猜孔明认为,是因为二帝在宦官的干预下,为加强皇权,开启了党锢之祸,用结党的名义打击士族,导致士族离心,以至于在背后对黄巾之乱推波助澜吧?”
诸葛亮听了,出声道:“这正是我所思虑的,但听闻使君话中之意,似乎对此有些不以为然?”
袁熙叹道:“这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却不是全部原因。”
“二帝在时,宦官外戚轮流干政,士族只能依附其一,彼时天下士族多归于外戚,二帝深感不安,便用宦官打击外戚,宦官随意诬陷士人为党人,大肆迫害,一时间人人自危。”
《后汉书党锢传》: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又州郡承旨,或有未尝交关,亦离祸毒,其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
这形势愈演愈烈,只要其家族有一人被定性为党人,其家族上下五代人都要受到牵连,还在担任官职的,全部撤职并禁止做官,只太学生受到牵连到的,就有三万多人。
诸葛亮痛心道:“难道事实不是如此?”
“本来心怀大志,意图报效朝廷的忠良大臣,要了丢官下狱,要么丢掉性命,虽然是宦官行凶,难道不是听命于二帝行事吗?”
“这些小人横行,难道不是二帝纵容的吗?”
黄月英忍不住往外看了一眼,诸葛亮每每谈及此事,都是毫不顾忌,言辞激烈,但此时尚是汉家天下,若被有心人听到,也是不好。
袁熙叹息一声,“我虽然认同孔明的观点,但孔明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二帝会如此做?”
诸葛亮不假思索道:“这是因为先汉亡于外戚,故后汉历代帝王,皆如此提防。”
“兼之二帝登基,皆是外戚扶持,势力深入朝廷,官员离心,也是二帝所不能忍的。”
“但矫枉过正,外戚倒台,宦官当政,其政务能力还不如外戚,导致天下民不聊生,而且若如果觉得打击士族就能消灭外戚,何至于有之后的雒阳之乱,天子更替”
诸葛亮突然闭口不言,袁熙知道其意,微笑道:“无妨,我知孔明之意,先父曾劝大将军何进诛杀全部宦官,何进被杀后,先父更是亲自动手,将数千宦官全部诛杀干净。”
“但从结果上来看,似乎之后董卓入京,结局也并不是这么美好呢。”
“难道孔明看来,杀死了宦官的先父,是为天下士族出了气,但为什么私下还有人说,乱汉者袁本初呢?”
诸葛亮颇为尴尬,心道总不能说其实你爹也是另有目的吧?
我要说袁绍是沽名钓誉,收买天下士族人心的小人,伱还能心平气和和我说话不成?
袁熙见诸葛亮面色纠结,微笑道:“我知孔明意思,为长者讳,暂且将此事放在一边。”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皇帝,外戚,宦官,和士族,都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四者要形成一个平衡,天下才会太平。”
“这四方都会利用对方,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是千百年来颠簸不破的道理,并不是说天子光凭一句忠心,就能让人慨然赴死的。”
“若真是这样,真正的君子早就死绝了,剩下的不都是小人了吗?”
诸葛亮语塞,对方虽然是是在玩文字游戏,但确实有那么一丝道理。
袁熙的意思,是暗示自己并没有看到问题的真正根源。
诸葛亮此时还有些少年心性,他有些不服气,“按使君如此说,天下大乱的根源,并不在于天子听信谗言,以至于倒行逆施?”
袁熙想了想,说道:“天子想要加强皇权,其他三方想要利用皇权为自己谋取利益。”
“完全的皇权集中,已经被秦始皇证明是不可行的,所以汉高祖立朝之初,便做了很多种尝试,和皇权以外的势力妥协。”
“虽然这些尝试有的并不成功,后面还发生了吕后外戚干政之事,但好歹是形成了一番相互制衡的局面。”
“即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诸葛亮听了,出声道:“这便是先汉之所以兴盛的原因,有什么问题吗?”
袁熙沉声道:“不,问题正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