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一会过河,我军放开李整、李通、袁术的阵地,就对着袁绍的直属部队穷追猛打。明白吗?”
个中道理,在场这些久经沙场的大将们哪会不晓得,纷纷唯诺。
而在气氛热烈的当下,又一羽骑奔了过来,高喊:
“王上,伊洛战场上发现了袁绍的大纛。”
张冲哈哈一笑,忍耐两日的战斗渴望终于要释放了,他高喊一声:
“将我军的大纛也竖起来。”
十几个横撞将赶忙跑到帷幔后竖起了那面杏黄大纛,然后剩下的纷纷撤开帷幔,拿走案几,露出帷幔后成千的铁骑。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更多,都已甲胄在身,严阵以待。
()
等杏黄大纛垂下万丈丝绦迎风而立的时候,布置在洛水北岸十几里的各军纷纷应旗,各军竖起军纛和战旗。
最后,西线四军的主帅于禁带着天策军主赵简、振武军主段秀、龙骧军主许仲、威武军主罗纲向张冲抱拳辞行。
他们五人的阵地距离这里最远,所以第一波出发。
在他们之后,控鹤军主赵云、飞虎军主徐晃、飞熊军主郭诵、骁骑军主王罕、射生军主陈焕、以及张祯、朱灵、高顺三将一起向张冲辞行。
张冲对每一个人都点头示意,一个个送出帐外。
等将这些军主都送走后,张冲身边空了一半,感情还有点空落落的。
暗骂了句窝囊后,张冲高喊一声:
“喊起号子来!”
什么号子?却听:
“起鲁泰,汶水陂。戎士愤怒,贯甲驰。”
“战未休,转中原。三千突骑,堑垒平。”
“戎马就,上河朔。提兵万众,挽教倾。”
“赵襄淇,中人亭。流血征衣,立邺京。”
“幽平并,上洛京,三千里染就杏黄衣。”
“赖我张王,铸太平。”
“赖我张王,铸太平。”
……
这是泰山军的军歌,它歌颂着泰山军立军以来的辉煌。在这声声歌声中,张冲带着横壮将纷纷上马。
此时张冲已经可见远方浮桥上,千军竞渡,看这声势浩大的军势,他豪情万丈,手甩马鞭,高吼一声:
“过河!”
身后的蔡确、郭祖、典韦、李大目挺着胸膛,高吼:
“过河!”
于是,中军本阵如同潮水一样向着洛水南岸漫去。
其后,那高耸的杏黄大纛缓缓移动,直指南方。
……
当于禁等十三位大将辞别张冲后,在跑马道上聚在了一起,这条跑马道贯通南北,这些人将要在这里分别各自踏向本军。
于禁这十三人相互看了看,此时不远处响着泰山军的军歌,于是他们也纷纷高唱,而唱着唱着就泪满衣襟。
其中高顺是最晚加入进来的,按理来说是没有多少参与感的,甚至一般人在这里还会有点尴尬,但此刻他也如于禁等人一样,高声和唱,内心汹涌澎湃。
这并不是皈依者的狂热,而是高尚的理想,热血的袍泽,温暖的情义,都深深感染每一个人。
没有人知道这份理想和感情多久会变质,但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在那杏黄大纛下,矢志不渝。
唱罢,于禁也和众人一样久久不能自已,但到底是一方大帅,他很快稳住,对众人道:
“灭了袁绍,咱们还在这里,洛水边,咱们继续喝酒唱歌。”
众将纷纷高喊。
所有人的心都是血热的,他们互相看着彼此的脸庞,然后抱拳离开了。
纵马飞奔各自本军,全军吏士早已集结待发,只能令下。
随后,在一声声“渡河”中,泰山军驻扎在洛水北岸的五万大军,绵延过河,向着南方的伊洛战场开拔。
……
洛水北岸十个军的泰山军,行军速度很快,在还没到巳时的时候,大军就已经出现在了战场。
此时,对面的袁军似乎也是刚刚列好阵型,在看到张冲这边的杏黄大纛时,还有一点骚动。
还是和所有战事一样,张冲带着横撞将们亲自到战场上观察袁军战线的布置。
这一次,袁军在伊水北岸四五里的地方,东西之间排成了十余里的阵线。
张冲当然不能将这十余里全()
跑完,但只要跑一半也差不多弄清了袁军的布置。
在战场的正面,都是袁军的步兵,还看不清袁绍的骑军队伍,想来不是在阵后,就是在左右两翼,应该是不会和步兵合阵的。
然后在这十里的阵线上,袁军几乎每一米都排着人,即便只是按照纵深二十人来算,袁军的军力也至少在十万左右。
看来太史慈的拷来的数字也不是太准确,当然也可能对的是太史慈,毕竟袁军在纵深上到底有多少人,他也是不清楚的。
但无论如何,在张冲来看,袁绍这军阵都是太薄的。
当然他也不会认为这是袁绍瞎布置,毕竟这么大的决战,必然是有兵法精通的军将谋士配合的,所以张冲只从此阵来看,猜测袁绍的战术意图可能如此:
袁军其以两翼之兵,先大张其势,望外开行。交战前,便会令左右翼分兵散在我两侧,然后等我军在正面与袁军交战时,我这边兵将皆立定不动时,袁军就会从两侧戳我阵肋,然后与正面之敌合围我。
这个战术并不复杂,但也确实适合发挥袁绍这边兵多将广的优势。
袁军敢布这个军阵,看来也是对自己吏士的素质蛮自信的,毕竟从两翼拉过来的时候,要想队伍不散,要求还挺高的。
不过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袁军现在的阵线太长了,他根本看不到袁绍那边的骑军是布置在哪里的。
自己手上突骑数量虽然也不少,但肯定是不可能在这么长的阵线上铺满的,所以找到敌军骑军的方位,有针对性的反制就成了当务之急。
而这个时候,从袁绍军中开出了一辆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