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痕(1 / 1)

我又看到了那个女人,和那个孩子。

坐在公交车上,女人顺着车窗外的风景,跃入我的视线。

女人依旧梳着两条早已被时代淘汰的,长长的辫子。孩子仍是清秀白净。

第一次见到这个女人和孩子,记得是在两年前的夏日黄昏。吃过晚饭,窗外正是夕阳无限好。便穿上一套白色运动服,脚蹬休闲鞋,独自一人,沿着小区外绿柳成荫的小路,悠闲的行至休闲广场。

北方夏日的黄昏,晚风习习,没了午间的燥热,休闲广场人来人往。孩子的笑声,青年人的打闹声,和着空气中快乐的分子,在广场上空轻舞飞扬。老年人身着统一订制的,鲜艳的秧歌服,打扮得如同三十年代,乡村节日中的孩童一般,花枝招展,笑逐颜开地舞着。广场一角是国标舞场所,中年人似乎更热衷于这种饭后健身方式,脸上披着阳光般的笑容,随心的旋转着。至于舞在介于韵律操和街舞之间的,便是青年人了。活力四射的肢体动作和跋扈的笑,让我在一瞬间有一种感觉——我老了。

旱冰场边,观赏了一会儿如蜻蜓点水般满场滑飞的孩子们。在模拟跑步机上跑了两圈,转了一个小时,有些累了。拣个比较清静一些处于广场一角的小花坛,静坐下来。边上是儿童们迷恋的弹力床。孩子们在弹力床上,似乎都成了天生的体操健将,自编着各种花样动作,纯真的笑脸,随着弹起的身体如花般绽放。被她们的动作和笑容感染,我似乎忘记了周围的喧闹,微笑着望着她们。

女人和孩子,在这时,扫入我漫不经心的,闲散的视线。

我从未见过如此单薄的女人,脖子极细,极长,身体没有丝毫的曲线,如一块竭力支撑着衣服的扁木板。一个五岁模样的女孩子,在她的背上乖乖地趴着。孩子很清秀,白晰。着一件现在的孩子,早已不穿的,似乎八十年代的衣服,虽然如此,却仍裹不住一身的清灵。

我抬眼望着孩子,孩子丝毫没有感觉到我的直视,满面纯真的表情,目光痴痴的穿越我,直射到我的身后。惊疑地顺着她呆呆的目光,我扭头。身后,弹力床里,一群孩子们鹿儿般的跳跃着。女人没有停止脚步,孩子的目光,却一直停留。女人走出了十步远,随手拣着地上零落的几个矿泉水瓶子。孩子仍努力地扭着头,目光丝毫不曾偏移别处。

我站起身,手摸向衣兜里,散步换装,口袋里没装一角钱那一刻,真希望衣兜里,哪怕只有五角钱,那该多好

大脑的记忆底片,瞬间闪现出2004年,网上最让人震惊的照片之一。

衣衫褴褛的擦鞋女人,在努力地擦着一个五六岁男孩的皮鞋。边上貌美的贵妇,满眼疼爱的看着宝贝儿子。擦鞋女人的背上,是一个快要睡着了的小脸脏兮兮的孩子此时此景,何等相似。

感觉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的情感脆弱起来。心底那根敏感的弦,最常被街边,那些食不果腹的孩子,一次次的触动。

常听人言:不相信命运,生存就要与命运做顽强的斗争。又有人言:我们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虽确言之有理,但我常想,我的眼前,如这女人背上的小女孩,她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她对事物的判断水准,以及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若干年后,她生命的宽度,将如何开拓呢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花朵”滋养他们的土地品质,却是如此天壤之别,这朵花绽放的过程,靠“顽强抗争”可以改变到何种程度呢同样的终点,人生的起跑线却是万里之差,这,是否应归属为“命运”的范畴呢

公交车徐徐开动了。回过头,透过车窗,女人和她紧紧牵着的女孩,渐渐地,淡出了我的视线。淡不出的,却是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小女孩,那痴痴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