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第607章 应对之策(1 / 2)

海棠仔细回想自己在金家做那件针线时的每一个细节。

针法没有问题,说话也没露破绽,那么就是……收针时犯错了?!

海棠想起来了。当时马氏让她在麻尚仪那件针线上绣几针,好让后者瞧瞧她的针线本事。她一时拗不过,只好照做,心里却一直很小心,生怕用了特别的手法,会被人看出来,因此采用了长安本地常见的针法,烂大街的那一种,十分仔细地绣了几行针脚。

只是麻尚仪回来的时候,她在屋里听到了脚步声,便迅速收针,把针线递回给了祖母。收针用的是她平日惯用的手法,偏偏那是她在宫里学的,由某个慈宁宫针线房积年老宫人独创的针法,简单又美观,能完美地将线头隐藏起来。

她用这种收针手法已经有二三十年了,早已熟悉得如同呼吸一般,根本不必多想,下意识地就那么收了。

难不成就是这一点,引起了麻尚仪的怀疑?她这是觉得从小在边城长大的女孩子,不应该懂得这种宫中独创的手法?

如果是这样,那海棠也只能自认倒霉。她是粗心了些没错,但这一点收针的针脚,就能叫麻尚仪看出破绽来。这位退役女官的眼睛也够利的,而且疑心着实大了些。为了这点小疑问,她竟然就把那么多衣料、毛皮交给邻家的小姑娘,托对方给自己做新衣裳了。万一衣裳没做好,她岂不是要平白赔了料子与毛皮?这些材料算起来少说也值几十两银子吧?

不过这事倒也不难搪塞过去。这种收针手法固然是宫人独创的,但创造至今都超过八十年了,在宫中颇为盛行,出宫的宫女也有将它传入民间的,只是不多见罢了。毕竟这不是什么刺绣流派,而仅仅是收针的小窍门而已,没人会特地宣扬这种针法的。

创造收针手法的老宫人在宫中收过上四个徒弟,其中有一个在六七十年前就出了宫,剩下留在宫里的人也继续收徒授艺,海棠自己上辈子就在其徒孙之列。因此,只要是在那之后出宫的老宫人,都有可能熟练掌握这种小技巧。而她们把它传授给任何人,都不会犯了忌讳。这种事,根本就没办法细查。

她翻出裁剪好的衣料,开始仔细缝合,用的也不再是烂大街的寻常针法,而是略带一点儿六七十年前在宫中流行过的针法风格,但又夹杂着长安与西北边城的民间特色。这样的针脚看起来与她平时做的针线差不离,还与祖母马氏惯用的针线手法相似,但懂行的人仔细瞧了,自然可以瞧出它与长安本地常见针线手法的区别来。

可麻尚仪再不赞成,也没有意义。圣意如此。皇帝都下了令,派了人,她还能违令不成?只得一边猜测:“该不会是孙家又做了什么事,惹恼了皇上?”一边告诉了来人,金家二房离散在外的幸存者都在什么地方,由得那人带着手下执行命令去。

海棠心里有数了,也想到了应对之策,顿时淡定了许多。

海礁小声对海棠道:“小金没法跟我说实话,只能含含糊糊地透露些只字片语,但我猜测,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他总觉得是自己出的主意害了金大姑,如今又添了金梧和他的婶娘、堂妹,心里更过意不去了。不过,我看他心情还算平静,估计他也是想开了。这是皇帝下的旨意,又是孙家惹恼皇帝在先,才连累了金家二房,与他不相干。他很不必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海棠也不说自己已经开解过一回金嘉树了,只道:“金大哥这回是想通了,但他一直对我们隐瞒自己的秘密,却又总是在听到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后破防,我真怕他会憋出毛病来。哥哥平日里多开导开导他吧,让他把注意力放在别的事情上,别总关注金家二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