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表妹自救手册 第101节(2 / 2)

二人在长安楼坐了一个时辰,觉得是差不多了,便回了玉翠斋,玉师傅已经是将图案画了出来,不过谢宜笑左看右看的,又觉得是有些不满意。

总觉得有点奇奇怪怪的。

玉师傅在隔壁等候,二人就拿着图案坐在一起商量,她坐在椅子上,半是靠着椅子,有些懒懒散散的,像是一只慵懒的猫儿,并不像在外头那样端着。

“我总觉得有些奇奇怪怪的,感觉......”

“感觉不像是定亲玉佩。”容辞说道。

谢宜笑点头:“确实,若是寻常玉佩还是可以,但若是定亲的话,似乎少了那么一些意思,既然是一对的,那还是一样的好。”

容辞目光扫过她的发顶,沉思片刻道:“不如换一个,我瞧着猫就不错,你觉得如何?”

“猫?”谢宜笑抬眼看他,“你喜欢这个?”

容辞顿了顿,又看了她一眼,忍不住喝了一口茶,这才道:“我觉得挺好的。”

“哦?觉得挺好的?”没看出来啊,容辞竟然还是个喜欢喵主子的,不过她也不好笑话他,也觉得他这想法不错。

“我觉得猫也可以,要不你自己画一个,别人画的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容辞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于是就让人取来的笔墨纸砚,一盏茶的功夫就画出两只猫来,一只是猫儿在打盹,一只是猫儿在扑蝶,看着活灵活现的。

谢宜笑也是很喜欢,当时就同意了:“这两个好看,就这两个了。”

不过又觉得前面画的两张图有些可惜,于是就道:“另外挑选一块普通的玉石,这将这两个做了吧,图都画好了,不做可惜了。”

容辞自然是没有意见,于是二人将图案交给了玉师傅,又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最后又去选了一块白玉,不过不做玉佩,直接做成玉牌,以后收着。

定好了这些,事情也算是完了,不过难得来一趟玉翠斋,总是要看看的,若是瞧见了合眼缘的,还能添一两件东西。

她最后看中了一只细玉镯和一对耳铛,玉镯和耳铛用的是同一块玉石,看起来明净柔和,宛若温婉柔和的少女,她瞧着挺喜欢的。

她婉拒了容九公子的好意,让明镜付了钱。

到底不是成亲,她总不能是肆无忌惮地花人家的,如此太过失礼了,而且他有钱,她也不缺是不是。

买完了东西,容辞便送她回了谢家,坐下来与谢夫人说了几句话,然后便告辞离开了。

谢夫人问谢宜笑:“今日出去,你觉得如何?”

谢宜笑点点头:“也还行。”

谢夫人见她心情似乎还不错,便没有再问,就又说起了明日曹国公府清凉宴的事情:“明日你与阿珠一同前去,你还在休养,冰凉的东西还是少吃些。”

谢宜笑道:“宜笑知晓了。”

“回去歇着吧,养一养精神。”

“是。”谢宜笑告辞回了青山苑,然后让明镜查看明日要穿的衣裳和佩戴的首饰。

这上门做客也有上门做客的弯弯道道,不能是穿得太好喧宾夺主,也不能是穿得太差丢了脸面,而且还不能撞衫,若是撞上了,那就微妙了。

明镜给她准备的是一套藕荷色的衣裙,不算素雅,却也不高调,于她这样的身份则是刚刚合适。

“对了。”谢宜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曹国公府可是也请了宣平侯府和少傅府的姑娘?”

第179章 去往曹国公府

“定然是请了的,这满帝城够得上身份,未出嫁的姑娘应该都会去。”明镜提醒道,“到时姑娘应对她们,也需得是小心些。”

谢宜笑被赐婚给了容辞,摘了这一颗不知道多少人惦记的明珠,明珠有主,或许大多数的人都一笑置之,就当是这事情过去了。

可是总有一些不甘心的,甚至是怀恨在心的,面上可能不敢说什么,但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情来,要是生出了什么恶念......

明镜咬了咬唇,平日里温柔的目光冷了一下。

谢宜笑点头:“是啊,是该小心一些。”

说罢,她又觉得这样的聚会有些无趣,吃不好就算了,可能还需得小心谨慎,堤防着可能会有人害她,可别说,这个宴那个宴的,因着来往的人多了,真的容易出现问题。

谢宜笑一样的衣裳就准备了两套,一身穿着,一身放在包袱里带过去,明日走的时候还需得将她用习惯的脂粉也带过去,若是碰上要补妆也能用得上。

如此,还不如在家中看看书睡睡觉,若是真的要聚,便邀请三五个知己好友一同聚一聚,喝茶闲聊,那才是真的快乐。

只是可惜,世间上的事情总不是样样都刚刚好的,人总有些不想做却有非要去做的事情。

比如眼下这件事情,她不能不给曹国公府面子,还要慎重对待。

到了第二日清晨,吃过早食,谢珠便过来找她,与她一同前来的还有旁支的两个姑娘,像是家族式的大家庭,嫡支的带着旁支姑娘出去见见世面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带人也不能带多了,一次就一两个,而且人还要听话安分,不能是闹出事端来。

这两个姑娘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五岁,都是和谢愫同辈的姑娘,小的那个叫谢愉,大的那个叫谢悦,二人生得不错,也是有些聪明又知道分寸的姑娘。

谢珠衣裳都还没换,像是这等聚会,去得太早有巴结人家的嫌疑,而且这一整天在人家府上,也没什么意思。

所以大多数都是巳时(早上9点)再打算出发,去到那边临近午时,或是刚好坐下来聊一会儿便到了午时,然后到了申时(下午3点),要是觉得实在是无趣,就看看有没有机会溜了。

“小姑姑。”

“十三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