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其所述,刘皇帝只是点了点头,没有作话,略作沉吟,方才问刘旸道:“此番,我广邀群夷入京做客,是何原因,其用意何在,你应当清楚吧,不至真以为,是为了同这些内外蛮夷共商国是吧!”
闻言,刘旸露出了一点笑意,轻摇头,道:“儿虽愚钝,难以全然明悉圣意,但经过这半年多的研讨、观习,多少有所猜测。
共商国是之说,不说儿,就是满朝臣工,也不会有多少人会当真。爹与赵相为政,此前也反复提及过,大汉如今需要的是安稳,需要养育百姓,恢复国力,从各条战线,采取收缩,巩固根本。
这些年,大汉扩张过速,恢复开拓之土以数千里计,虽战果辉煌,所费钱粮,损折兵马,代价巨大,导致根基不稳,已至大汉难以承受的地步,因而亟欲停下脚步休整,以巩固胜果。
时下,高丽已然达成和议,西域局势随着轮台、北廷收复也渐趋于平稳,只要朝廷释放善意,在短时间内,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和平。
如此,除北方契丹之外,大汉已基本做到了弭兵休战。唯有西北、西南这些地区,地理民情风俗,纷繁复杂,极难料理,这些年冲突不断,以致边鄙不宁,虽为疥癣之疾,却也牵扯了朝廷不菲的精力与财力。
并且,朝廷若不加警惕,长此以往,或将以小疾成重症。因此,若能以朝廷主导,延揽诸族,以期和平,减少朝廷的麻烦,让大汉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恢复国内,打击辽国之事上,是个顺势而为的抉择......”
“看来对此事,你也确实用了些心思去琢磨!”听完刘旸的见解,刘皇帝意态平和了些,冲他道:“那你觉得,此举会有作用吗?倘若会,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能否如朝廷所愿?”
闻问,刘旸再度思考了一会儿,轻叹一口气,道:“若说完全消弭祸端,达成和平,诸族共荣,只怕难以做到,即便大汉再是强盛,也难使内外诸族心悦臣服,即便迫于威势,也可能面诚心狡!
不过,若能通过此举,招揽一部分亲汉部族,保证诸族主要势力,与朝廷合作,共同维护西部边境安宁,对朝廷而言,就已然能够减轻不小的负担了!
至少,经过此番与会磋商,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之内,可以保证西部诸边的安定!”
刘旸说完这番话,不由地轻吐一口气,刘皇帝听完,也露出了点笑意,不过,却稍显莫名地问了句:“十多年来,对于大汉的在西北西南边陲,戍防、拓殖、行政等各项支出,以及发生的各类地区冲突、叛乱,你可有详细调查过?”
刘旸一愣,不过只是一刹那的功夫,便应道:“虽未有详细调查,但多少有些了解,确实不菲,仅西北四道,便常年驻有戍卒逾六万,近些年,为北伐之事,更突破十万大军,仅军费一项,每年朝廷支出,就不下七百万贯之巨!
另有云南、黔中及诸边州关隘戍卫,所费钱饷同样巨大,至于其他各项行政支出,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刘皇帝点了点头,并不在意刘旸对此有无具体细节上的了解,而是说道:“西北四道一以及云黔驻军暂且不论,这属于特殊情况,今后终将陆续减负。
仅说其余边地,为戍守治理巩固,每年官俸、军饷及一应行政开销,每年固然花费不菲,需要朝廷持续投入支援,但以大汉的国力,可能支撑?”
不待刘旸答话,刘皇帝便自顾自地说道:“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倘若前番北伐,靡费过大,耗尽国库,以朝廷的财力,这些支出,是足以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