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而随着他对罗琳娜女士以及其他几位董事慢性病治疗的成功,以及聪明的回避开几个葛兰素公司最成功也最重视的药品后,李源在葛兰素公司的活动愈发自由。
对于一家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还未投产的草台药厂,还是一个财力空白全靠化缘支撑的私人药厂,葛兰素公司的扫地员工都感觉不到任何受到威胁的地方。
反倒是李源在给他们治疗时,通常会暗中藏有一些摄像机之类的东西,所以葛兰素公司也愿意他多留些时日。
其实如果不是四天后,李思在第三家幼稚园的学习生活也即将到期,学校开始暑假,李思面临无学可上的境地,李源说不准还想在这里多留两个月。
当然,手机的内存有限,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伦敦的天气如同漂亮女孩子的脸色一样,喜怒无常。
到了十点左右,本来晴朗的天空,几乎遭遇魔法一般突然阴云密布,不仅下起了雨,还刮起了风。
英国人出门一般是不打伞的,小雨用不着,大雨……也用不着。
他们最厌烦的不是下雨,而是下雨还刮风,凉风吹着本就湿漉漉的身上,那种滋味……啧!
酸爽!
所以今天葛兰素公司的人心情也都起起伏伏,工作效率不高,各种聊天的聊天,摸鱼的摸鱼。
李源和很多人照了面,一起埋怨了这该死的天气后,又消失在三楼楼道最里面的资料室中。
有几个喝红茶的研究员在背后调侃了几句,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尽管相传李源有一手不错的中医技术,而且即使以西方人的审美,他长的也很不错,但也就那样了。
对于站在医药行业顶尖的研究员们来说,一个只能在他们随意丢弃的资料堆里汲取营养的人,真的很难让他们看重。
那几乎是绝大多数科研人员不会去光顾的地方,因为那里盛放的都是失败品。
对于一家医药公司来说,不能卖钱的产品,就是失败产品。
天气越来越糟糕了,雷声轰鸣,乌云压城,滂沱的大雨似乎让整个英伦处于黑夜中。
不时有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
伦敦街道上即便有行人,也都狼狈的四处逃窜,或寻个能遮雨的地方暂时避雨。
位于卢布姆茨伯里大罗素街的大英博物馆门廊下,有很多跑来躲雨的行人在窗口前排队。
因为大英博物馆一直是免费的,只需在窗口领取一张门票,通过门口保卫用探测器对随身包包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后即可入内。
与其在外面刮风淋雨,很多人选择领一张门票,到馆内熏陶一下艺术情操。
尽管,里面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来自国外。
但瞻仰一下祖先的英勇战果,也能缓解一下该死的天气带来的郁闷不是?
去年曾有一个湾湾的华人在中国厅愤怒的喊道:“这些都是中国的文物,是被强盗偷抢来的。”
一个英国人很得意的对他说:“有本事你们拿回去好了。”
之后就是身边人的哄笑声和口哨声……
对他们来说,这是非常有趣、舒心的美丽时刻。
人们在门厅处被要求用博物馆临时售卖的纸巾擦干身上的雨水后,才允许进入。
一个一头金发的年轻人,在擦干雨水,不至于一步一个脚印后,一步步入内,游览着这座当世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
中厅对面,就是大英图书馆,许多避雨的人都会进去看会儿书。
这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马克思流亡英国十几年,就是在这里,书写的《资本论》。
不过这个金发年轻人没有去,路过埃及馆后,按照线路图指示,一路不疾不徐的走到了中国馆。
在《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前凝视稍许后,继续往里走,步伐不快,但也并未停留太久。
出了中国馆,一路走到南亚馆的尽头,在中国馆的对面,边上有一个通道,旁边有一个电梯。
年轻人乘坐电梯上去,“意外”发现上面竟是一个中国瓷器的展厅。
或许由于天气的缘故,展厅内并没什么游客,只有两个妇女员工在角落里闲聊,大概也是在聊披头士和天气……
两人看到年轻男子自顾自的欣赏着展柜里的展品,撇撇嘴没在意什么,继续闲聊。
金发男子目光触及一排排摆满中国瓷器的展柜,在晕黄的灯光照耀下,仿佛让人看到了那个没落的帝国,窗外的雨声,亦是曾经天公为之哭泣的哭声……
不知不觉中,年轻人走到了两个博物馆员工的身边,那两人虽然又看了过来,却连面貌都未看清,二人就觉得脖颈处遭到袭击,随后天旋地转的晕倒在地……
年轻男子没有在意,目光扫描一圈后,走到最里面,手中凭空出现了一把锋利的玻璃刀,在展柜的玻璃四周平缓的划过后,左手中又多了一个吸盘一样东西,吸附在玻璃上,往外轻轻一用力,一阵“擦擦”的拉丝声响起后,玻璃莫名消失。
金发男子的手一次触摸在展柜上的每一样瓷器上:明代万历镂空瓷、康熙御制珐琅彩、明黄地牡丹花卉缠枝碗、明成化鸡缸杯……
外面的雷雨声一刻也未曾停歇,男人手里的玻璃刀已经换了六把了。
运气非常不错,又或许这个展馆太隐蔽,一直没人来打扰。
也庆幸七十年代的展柜玻璃还不是钢化玻璃,不然别说玻璃刀,砍刀都没用……
一个半小时后,整个中国瓷器厅被洗劫一空,连展柜玻璃都没放过。
当然,这些展品占据大英博物馆真正库存文物的两成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