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节(1 / 2)

重塑千禧年代 渔雪 2300 字 2个月前

方卓叹了口气,提醒道:“索尼到了这个地步,越是艰难越是需要合作,需要摒弃私心。”

网络电视正是平井一夫负责的内容。

这三位明显已经猜到之前的减负是出自谁的手笔,这也直接把枪口对准了他旗下的业务。

中钵良治立即说道:“不是私心,没有三大电视网,用户看不到《办公室》《犯罪现场调查》《摩登家庭》这种优质节目,还有,迪士尼、nbc环球和新闻集团合资的视频网站也封杀了谷歌tv,我实在看不到它还有什么前景。”

方卓默默不语,一会之后说道:“好吧,我对这个领域确实不了解,我只是想说,我们的讨论都是为了索尼的发展,不能因为某些内容冒犯了谁,就要转过头也冒犯回去。”

三人一起点头,是的,就是这样,绝不会因为私人情绪而联手绞杀的。

方卓很欣慰,有你们如此,何愁索尼走不出泥潭啊。

他继续谈了谈索尼的改革,平井一夫有些想法也是值得听一听的,像索尼全球的置业,像纽约这种大楼,现在还有什么持有的必要,都收拾收拾卖钱得了。

也就在索尼未来逐渐明朗的时候,维基解密本次针对日企的披露再次出现新的内容,点名世界五百强之一的神户制钢在产品数据上造假。

又一起造假!

又一个领域!

几乎就在维基解密刚刚披露的时刻,各大关注的媒体都纷纷以一种应该不会冤枉它的语气报道了神户制钢的疑似造假,而产品供应涉及了汽车、铁路、航空航天、军工等重要行业。

半天时间,没等神户制钢给出官方回应,东京股市的神钢股票股价已经暴跌了12%,甚至还有国外客户通过媒体表示要发起集体诉讼的消息。

爆料,报道,暴跌,诉讼……

经过前面的披露和证实,大家的应对都十分熟络,一条龙的模式隐隐成型,就差神户制钢的嘴硬和最后的鞠躬与接受调查了!

第30章 凶手

半个月时间,第四家涉嫌造假的日企出炉。

没有让人失望,世界五百强配得上期待。

只是,被维基点名的神户制钢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它首先应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质疑。

媒体和公众可以看乐子,但以神户制钢作为供应商的品牌实在没法在事情波及自家身上的时候还有这样的心态。

或者说,在日企连续被曝光之后,不少使用日企供应商的品牌难免都会在心里嘀咕一句,自家用的不会也有假货吧?

所以,神户制钢的客户们几乎是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给予了各种方式的询问,公司电话此起彼伏。

如此一种隐隐对日企的质疑同样也是近期日媒的担忧。

索尼是日企在全球最为出名的品牌,现在巨额亏损,ceo辞职,一地鸡毛,而高田和神户制钢的产品领域比较敏感,杀人气囊和造假钢材由不得人不重视。

还有奥林巴斯,这种行业巨头的造假时间持续之久真是全球罕见……

就在神户制钢被曝光之后,有日本媒体进行了呼吁。

“现在出现的造假行为只是个别企业,请不要对日本企业整体有错误的认识。”

“维基解密这个网站的消息源并不权威,请不要扩大市场的打击面。”

“日本企业有着优秀的财务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这不能因为几家企业的情况就被质疑。”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起针对日本企业有组织有预谋的抹黑行为。”诸如《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每日新闻》等知名日本媒体都反应迅速的给出了类似的态度。

只是,让他们颇觉棘手的是,这次即便寻找反击对象也不太好寻找,维基解密的爆料来源宣称来自佛拨乐和sec,尽管已经有接近两个部门的消息人士否认了这一情况,但他们和维基的话,谁更值得信任还真不好说。

假设确实不是来自美国的两个部门,那又能是谁呢?

范围太大了,连假想一个反击目标都不好假想。

具备影响力的日媒齐齐出手,试图让近期的日企风波降温,但是,它们在日本境内还能起到一些作用,更大的舆论场合并不能扭转火热的风向。

《纽约时报》作为近距离见证奥林巴斯、索尼的媒体,在报道里问出了问题:“如果连索尼、奥林巴斯这样的行业巨头都造假,如果高田、神户制钢连这样关乎生命安全的产品都造假,那我们要如何相信日本品牌?”

正式报道的传播太慢,日媒在推特和脸书上给了回应。

“媒体报道应该客观,索尼并没有造假,它只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亏损,高田的也正在调查,神户制钢的情况同样不够清晰,目前的报道和狂欢都源自维基解密的无法保证真实的信息。”

“至于奥林巴斯,检方、警方和交易所都已经正式调查,但这难道不需要时间吗?”

“即便高田和神户制钢真的确认有问题,但它们又怎么能代表我们日本其它品牌的经营?没有索尼,还有东芝,没有神户制钢,还有川崎重工,不应该因为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抹杀更多企业的努力和经营。”

这番来自日媒的话倒也有些道理,他们要把出问题的企业进行切割,免得波及整体形象。

但是,就在晚间时分,关于高田公司的情况有了更多的进展。

同样是日本著名品牌的丰田和日产汽车,宣布召回300万辆搭载隐患气囊的汽车,还会进一步评估相关情况。

高田气囊的问题已经开始往产业链蔓延。

而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部件制造商,它的客户所搭载的汽车产品销量可不是百万级,而是以亿级来计算。

丰田和日产显然不想因一个供应商的产品问题而被影响自家产品的使用和形象,不管是不是同为日企,已经进行实质性的切割。

但这在高田公司内部调查没有出炉的时候,也无疑是抢先一步证实了高田气囊确实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