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节(1 / 2)

姥爷看了一眼帮他说话的老头,嘿,不是别人,正是丁校长。

要说陈家跟丁家还是有些渊源的,所以在关键时候,丁校长会仗义执言。

有丁校长帮忙,姥爷就好开口了,“两分的确是太低了,玉米拐棍再蓬松,也得用料,再说了,开膨化机也废柴油。”

陈大勇伸出三根手指头,“那就按三分批发,行吗?”

按照三分钱批发,姥爷大概能赚一分钱,丁大勇一家子能赚两分以上,如果走街串巷卖的话,玉米拐棍的价格可以卖到六七分一根。

老队长一家生活不易,姥爷还是同情的,闻言就点头,“行,那就三分钱一根,我这就让猫蛋回家带话,今晚就过来拿玉米棒吧。”

老队长笑着点头,“那就感谢了,我先定一百根,看看明天卖的情况,再决定下回定多少。”

一锅玉米面,大概就是出一百根左右。

姥爷把数字记到了小本子上,“行,没问题。”

小本生意,薄利多销,如果一天能卖出一百根玉米拐棍,那就能赚两块钱以上,一天赚两块,累计一个月,顶得上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了。

姥爷说话算话,当下就让猫蛋儿跑腿回去,让姥姥开动机器做玉米拐棍。

当天晚上,陈大勇和妻子小霞一起来了四合院,两人对这院子是赞不绝口,房子大,院子更大,收拾的又干净又敞亮。

“跟你们这房子一比,我们住的那就是小黑屋。”小霞羡慕不已。

“慢慢来,房子总会有的。”四舅母笑着说道。

四舅舅拉着陈大勇的手,给他兜里塞了一张大团结,“早就说要去看看你,结果成天忙,你喜欢吃啥,就自己买点补补。”

陈大勇急忙给他塞回去,“兄弟,你家帮的太多了,我咋好意思要你的钱?”

“拿去,不拿就是看不起我。”

最后还是小霞拼命使眼色,陈大勇这才把钱收下。

虽然收下钱,他还是满心惭愧,他这个病身子,也不知啥时能把四舅舅一家的人情还完。

当天小霞和陈大勇批发了一百个玉米拐棍,约定第二天下午,再去小人书店订货。

就这样连续订了两三天,小霞的批发量就涨了,从一百根涨成了两百根。

原本坐等收钱是件好事,可从这天开始,姥爷发现了件怪事。

“下午有两个小孩来看书,他们进来的时候,手里就拿着玉米棍。”吃晚饭的时候,姥爷就特地提了一嘴。

四舅舅喝了一大口玉米面粥,“不是你早上卖出去的?”

“不是,这俩小孩早上没来。”

那就奇怪了,四舅母一直骑车在附近收破烂,她很肯定的说道,“不应该啊,我一直在这附近转,就没见别家铺子有卖玉米棍的?”

“你明天多转几圈,帮咱爹看看。”

四舅母答应了,她和四舅舅也指着玉米拐棍挣钱呢,如果这附近出现了竞争对手,那他们就得少赚一点。

“会不会是小霞在这附近卖了?”姥姥有点怀疑。

像玉米拐棍这种膨化食品,大商店看不上且不耐储存。只有小本经营的铺面才会卖。

现在天寒地冻的,谁有心情去开辟新业务呀?

所以她第一个就怀疑上了陈大勇家,毕竟小霞的批发量是涨了的。

“没凭没据的不要乱说,大勇一家子也不容易。”姥爷头一次跟姥姥持反对意见。

“我也没说肯定是她,我就是瞎猜。”

“好了,爹娘,好好吃饭,等明天看看不就知道了?”四舅母是个好儿媳,眼看着公公婆婆要吵架,她急忙出面劝道。

第二天一出门,四舅母没急着收破烂,而是登上三轮车先在附近转转。

附近有几家小铺,她心里都是有数的。

走到第三家小铺,四舅母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因为这家小铺的柜台上,也摆了金黄的玉米拐棍,且售价是五分钱一根。

这不跟小人书店一模一样吗?

第374章 谁的错

“这零食不错,看着挺大,才五分钱一个,给我来一个吧。”四舅母摸出个硬币放在柜台上。

在外边收破烂的时间长了,四舅母看出来了,城里人比村里人心眼要多一些,尤其是这些做买卖的,跟他们打听事儿很费劲儿,不能直接问,所以她先掏钱买了个玉米拐棍。

店主很高兴,一大清早就开张,意味着一天生意都好,“这是昨天下午刚做出来的,咬着酥脆。”

“以前没见过你卖这个呀?”

“这是新产品呀,这东西得用粮食做,以前主要在供销社卖,根本就卖不到城里来。”

这倒也是个合理的解释。

四舅母点头,蹬上三轮又去了下一家,结果在第五家小铺又看见了玉米拐棍。

这回打听出来的消息更多一些,店主说是每天订五十根,晚上有个女的送货。

至于进价什么的,店主不可能说,反正肯定比五分钱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