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珪期待地说:“待日后,我倒想看看雷霆是不是真能被化解,若当真可以解决如此问题,可谓是天下之福。要知道历朝历代中,有多少建筑,多少典籍,多少宝物,是毁于雷火之下啊。”
姚广孝、蒯祥等人连连点头。
建筑以木为主,平日里使用的烛火主要注意点,轻易不会引起火灾,即便有,一开始也往往不大,最多烧几间房,也能救下来。可雷火这东西可凶猛了,大雨天都能将建筑给烧得一干二净,救都救不下来,哪个王朝的皇宫没遭过雷火的苦,无数名山古刹都是在雷火中一次次毁灭再重建。
京师,武英殿外。
朱允炆看着高高耸立的避雷针,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有了这玩意,明代皇宫应该不会再遭遇雷劫了吧?想想朱棣迁都之后,马上就被雷火烧掉了三大殿,可怜的上个朝都没地方,倒霉的大臣免不了扯几句老天反对迁都,这就是给你的颜色。
为了避免匠人辛辛苦苦造起的大殿毁于雷火,也避免官员一嘴一嘴的嚷嚷,索性弄出来,让他们见识见识雷电闪烁于奉天殿而大殿完好无损的景象。
双喜走了过来,托着十几份奏折:“皇上,张思恭、陈珪、姚广孝三位侍郎联名奏报到了。”
朱允炆拿起单独被选出来的奏报,打开仔细看去。
这是营造新都的月报,每个月都会有一份奏报递送京师,详细说明建造进度,耗费,所需,困难,材料储备,匠人民工状态等,通过这些内容,朱允炆可以清晰了解新都营造的具体状况。
大明匠人的智慧是值得推崇与敬重的,他们在建筑细节规划与制造设计上,已经开始使用标准化结构,比如廊、柱、斗拱、台基,并不是直接拉到建筑场地,而是提前在外面就打造好预制件,到了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便可。
榫卯相合,天衣无缝。
为满足木作需求,在北平城外设置了小木厂、大木厂。小木厂匠人负责皇宫器具,如桌、椅、窗、屏风等等,大木厂匠人负责建筑结构,如柱子、梁木等。
除了木作匠人外,还有瓦作、石作、土作、油作、搭材作、彩画作、裱糊作,合称“八作”匠人。
新都就是在这“八作”匠人的分工协作之下,一步步开始营造。
各司其职,又能同时并举。
流水作业,又兼彼此协作。
这是大明管理的智慧,是大明匠人的智慧。
“匠人辛苦了啊。”
朱允炆感叹了句。
双喜在一旁道:“皇上,匠人确实辛苦,臣听工部的主事讲述,从深山中砍伐下荒料大树,运到通州之后,需要先人工大锯去其表皮,打成圆木或方材之后,柱、梁、檩、枋均刻榫卯,等到使用时,怕都过了几个月之久。”
朱允炆微微点头,北直隶那里的好木头不多啊,只能从江西、湖广、四川、山西等地砍伐,如此漫漫路途,耗费的人力不可估量。
不止是木料,就连寻常的砖石也是一件极宏大的工程,宫廷里面的尺二方砖、尺四方砖、尺七方砖、金砖等,可不是烧制出来就能用的,需要砍磨加工,规格统一准确、棱角完整挺直、表面平整光洁。
以奉天殿内烧制的金砖(非黄金)来论,一个匠人一天只能砍磨十块,而整个奉天殿就需要铺四五千块金砖,整个皇宫,铺设的各类砖石数量将超出十万!
匠人的辛苦,外人很难体会。
但匠人的伟大,每个人都可以体会,每一个踏入过那里的人,都可以体会得到,哪怕是六百年后。
第八百零六章 两个逃兵(二更)
齐川仰着头,看着鲜艳的日月旗迎风飘展,裂开嘴笑了起来。
这是大明的国旗,自己是第一擎旗手。
荣耀,无上的荣耀!
齐川心里很是火热,紧握着旗杆,皇上曾经说过,日月旗插在哪里,哪里就是大明的领土,哪里就由大明军士来守护!
自己要举着、扛着大明的国旗,插到西域去!听说那里的风很大,吹起旗帜来一定很好看。
“小川子,把旗摇一摇!”
一旁的老兵赵铁吆喝着。
齐川侧头看了看赵铁,回了声:“得嘞。”
赵铁看着舞动的国旗,啧啧两声:“你说咱们要把国旗插在撒马的马头上,皇上会不会给我们封个伯爵?”
齐川笑着说:“赵叔,撒马不是人……”
“我知道,是一匹马。”
“也不是马,哎呀,是撒马尔罕,是一个地方。”
“撒马有什么稀罕的,参将不是说他们骑兵很多吗?”
赵铁瞪眼。
齐川无语。
一旁的老兵梁杰哈哈大笑,指着赵铁说:“让你在参将讲的时候打瞌睡了。我说老铁,你还行不行?听说你临行之前,和婆娘八天没下床,该不会虚了吧?”
“去你的,老子硬得很!”
赵铁拍打着胸脯,咚咚作响。
梁杰打量了下赵铁的身板,看得赵铁直发毛,拍了拍后背的大刀,威胁道:“咋滴,要不等下一个宿营地我们过两招?”
梁杰打了个哆嗦,连忙拒绝:“算了吧,我可不敢欺负你,你婆娘要是知道了,非得跑我家拆家不成。话说,这可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新军之策,杀敌一首,升小旗,奖励二十两,杀敌三首,奖励六十两,直升百户,若能斩了对方大将,说不得军功九转,直升指挥史。”
赵铁瞪了一眼梁杰:“你直接把帖木儿砍了,说不得升你为都司,给你个侯爷当当。”
梁杰握了握手中的长枪,嘿嘿一声:“运气这东西谁说得准,我找算命的算过了,说我有封侯的面相。保不准帖木儿就把脑袋凑过来,我一枪结果了他,以后你想登门,没三斤猪头肉都别想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