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16节(2 / 2)

“哈密使臣到济宁城了吧?”

朱允炆问。

刘长阁确定地说:“已到了济宁城,眼下正在衙门中居住。”

朱允炆沉默了会,又问:“魏国公与燕王到了哪里?”

刘长阁微微摇头:“眼下还没有准确消息传来,不过估计路程,其距离济宁也不过三四日路程。”

朱允炆起身踱步:“那就等他们抵达之后,朕在济宁见使臣吧,给魏国公、燕王传个话,就说朕打算与哈密王合作,支援亦力把里国王出兵西征。”

“西征?”

刘长阁有些惊讶。

朱允炆严肃地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让亦力把里主动出击!”

按照历史时间线来推算,帖木儿将死于建文七年二月,眼下是建文四年十月,两年多时间,为了避免帖木儿过早挂了,朱允炆决定走一步险棋,让帖木儿提前东征。提前个半年时间,对帖木儿来说应该没多少问题吧?

这样的话,大明有一年多的准备时间,帖木儿也有一年多的准备时间,公平的很。最主要的是,帖木儿很可能因为提前出发,没有得疟疾,继而能横扫亦力把里,也省去了大明清剿的困难。

而唯一能让这个瘸子提前东征的方法,那就是去点一把火,惹怒了他。

亦力把里不是正有西进的心思吗?

那大明就支持,需要兵器,给,需要粮食,也可以给,需要老式火铳,还可以给,只要亦力把里愿意出兵,把帖木儿引入过来,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亦力把里实在不开窍,也没关系,可以扶持哈密王,让他们西征亦力把里,搅乱这一片区域,以帖木儿的天才目光,一定不会冒险选择走瓦剌的地盘,而是选择走混乱的亦力把里,毕竟,混乱就意味着不团结,缺乏强有力的战斗力量,扫除起来也容易得多。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实现朱允炆的战略:让帖木儿早点东征。

出于这一点考量,朱允炆吩咐安全局知会朱棣与徐辉祖,也好让两人就此与哈密王的使臣商量一二,这类事也不好由朱允炆亲自出头。

绩效制度在疏浚会通河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朱允炆深入到运河两岸,与许多匠人与民工交流,知道他们都喜欢这种方式。

没有皮鞭的催促,没有监工的吆喝,没有官员可恶的嘴脸,只有绩效。

完成既定的工作有奖,完不成有罚,直接与钱挂钩,不强制劳动,也不强制一日八个时辰,爱怎么干怎么干,想休息就休息。

可奇了怪,越是如此,民工与匠人越是勤快,几乎就没见到一个偷懒的人。

朱允炆问过一些人,他们给出了答案:

以前徭役是给朝廷免费干活,眼下是给自己干活,一分工,一份工钱,不同,大不同啊。

宋礼来了,他早已习惯微服私访的朱允炆,站在一旁汇报着疏浚运河进展:“会通河疏浚已接近尾声,眼下就剩下拓宽,加深与加固等事宜,明年五月,一定可以完工。”

朱允炆欣慰地看着宋礼:“当年张显宗推荐你来主持水利,眼下会通河疏浚在即,你的功劳可不止在当朝当代,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宋礼摆了摆手:“臣可不敢要什么赏赐,眼下大运河即将贯通南北,漕运必将再兴,臣只愿朝廷能多重视漕运,即要有朝廷主营漕运,也不应与民争利。”

朱允炆明白宋礼的意思,他不希望出现朝廷完全垄断的局面,而是希望运河为民所用,为民谋福。

“朕设清江造船厂,并非是想要垄断运河,而是想要保障漕运,同时为民提供船只,为其借运河做买卖,行四方打下基础。”

朱允炆解释。

宋礼郑重行礼:“如此,将是苍生之福。”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苍生之福又怎会如此容易来?真担忧的是,运河一开,诸多麻烦也会随之而来。朝廷如何监管,运河财政如何分解,随之而来的纤夫队如何管理,待遇几多,这都是问题。”

大运河上少不了纤夫队,尤其是顶风的时候,总需要有纤夫帮忙拉船。还有一些船只超载严重,直接搁浅,也需要纤夫拖拉船只,帮忙转运货物。

这个集体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官船使用纤夫,应该是收费的,这一点必须点明白了,以免商船勾结官府,冒充官员滥用纤夫……

第七百三十七章 漕运弊病,水师承运

宋礼深知漕运之利,也知漕运之害,面对亲自前来济宁巡察的朱允炆,进言道:“他日大运河畅通无阻,漕运必然大兴,然漕运绝非简单之事,还望皇上多作考量,加以约束。”

朱允炆站在湖岸旁,看着巨大的混凝土水闸,开口说:“对于漕运之事,朕不甚了解。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妨仔细说说。”

济宁段的会通河疏浚基本完工,只不过为了保障河堤安全,仍有一批民工与匠人沿河作勘察、加固、加高、移植树木等工作。

夏元吉、杨士奇等人陪在朱允炆身旁,安静地看着河道。此时的河道中已有些积水,水不深,仅是齐腰,每隔百步,就有匠人或民工来回巡视,还有人会跳入河道中,用长长的主杆或铁锹朝着河道中来回捯弄。这是因为河道中有肉眼无法窥见的孔洞,可能会引发旋涡,导致河水大量渗流出去,影响河堤安全。

宋礼一脸凝重,陈言:“皇上,漕运开,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开展漕运,谁来开展漕运的问题。”

朱允炆微凝眸,背负双手,问:“漕运古来有之,是如何运作的?”

宋礼喟然叹息:“漕运在春秋时期多规模偏小,如吴王夫差开挖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等,隋开大运河,至唐、宋、元,莫不重漕运,自有办法运输粮食,依臣之见,无论是隋唐,还是宋元,漕运南北西东,不过两种方式罢了。”

“哦?”

朱允炆饶有兴趣。

宋礼抬起右手,挥动食指,说:“其一,支运之法。以盛产漕粮之地的农民为主力,让其在里长的组织下,运输漕粮至漕粮仓库,如淮安仓库。之后安排卫所军士,自仓库取粮,然后转运至通州、北平等地。”

朱允炆微微皱眉。

大明哪里盛产漕粮?

不就是江西、浙江、南直隶、湖广、山东。至于广州、川蜀等地,路太远,漕运成本太高,不算在其内。若完全由农民来作漕运主力,是不是太耽误农民的时间了?比如在湖广,哪怕是乘船而下至淮安,考虑到来回路上时间,装货,卸货时间,忙完没二十天怕是不太可能。

一年漕运四次的话,这就是八十天,近三个月,让百姓一年花近三个月时间漕运,这不是扯淡吗?他们还用不用干农活了?耽误了农时,影响了庄稼收成,这笔账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