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1 / 2)

孟蝶:“咱们分府就是自立一户,人情走礼便要我来安排,我娘家都是文官,走礼与武将不同,这些年府里的走礼都是母亲和大嫂张罗的,我一点儿也不懂。退一步,就算我会,我也没那个时间,这两年母亲不大管事了,都是大嫂安排,她每年安排这个事带带拉拉得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李蔼沉默,这礼就不走了吗?那肯定不行,这是个人情社会,走礼必须要走,得安排合适的人来接管这件事。

孟蝶也想到了这一点:“我准备让湖绿跟着大嫂学习,你觉得怎么样?或者你那边有什么合适的人吗?”

李蔼:“湖绿很好,就她了。”

第133章

孟蝶:“还有庄子,尤其是京郊的庄子,咱们自己去开府,庄子里面难免要种各种作物,这时候就需要很多人手去管理,小庄头多了是非也多,咱们不开府,可以在那边只种麦子和稻子,有了出产直接一卖了事,就同我现在那个庄子一样。”

李蔼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家里的庄子他只去玩儿过,从没有管过,但是里面有不少小庄头他还是知道的,人多是非确实多。

孟蝶:“你那两个大庄子想种地的话有人手吗?需不需要招人?”

李蔼严肃起面庞:“暂时不需要。我上次同你说有人残疾后不想继续留在军营,你还记得么?”

孟蝶颔首:“记得。”

李蔼长叹一声:“如同他这样算是有运气的,有了一定的战功后虽然残疾了,好歹赏银够多,还能把军功给别人。还有一些运气不好的,刚上战场就残疾的,他们没有军功自然赏银也不多。这些年陆陆续续回家,日子过得都很苦。”

孟蝶沉默。

李蔼:“主帅与我们商量了一下,这一部分兵士回家之后很难过活,就让他们到我们的庄子里种地,这样互相帮衬着,好歹能把日子过下去,有些家境实在不好的,他们也可以带着家人一块儿过来。”

孟蝶算了算:“能有多少人?你们的庄子能安排得下么?”

李蔼:“京城的庄子肯定是安排不下那么多人的,我的祖籍天津那边陛下赏了十座庄子,有了这个,肯定能安排下去。”

孟蝶想了想:“他们若是愿意拖家带口的来投奔你们,那肯定就是家里条件很不好,从家里到京城这一路上的花销可是不少的,说不得有些人想投奔也是无力投奔,倒不如你们安排下去一些人,去各个州府接应他们一把,总好过让他们自己上京城。”

李蔼以拳击掌:“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我立刻回军营,同大家伙儿说一下,然后立刻把人派下去,接他们进京。”

孟蝶颔首。

刚送走李蔼,露微就捧着个小匣子回来了:“二奶奶,这是老太爷给的便签。”

孟蝶接过便签看了一眼,孟庭义写的很简洁,暂时先不用登门拜访,李蔼那边军功没有处理完毕,这时候登门虽然有理有据,到底还是容易留下话柄,孟庭义让李蔼和孟蝶过年时再回去即可。

将便签送到烛火处点燃,孟蝶垂眸,原来祖父也知道买卖军功的事儿,看来这事儿果然是从上到下都清楚的,是皇帝默认的。

烧了便签,孟蝶重新看向露微。

露微将手中的小匣子打开:“这是海家给的银票,多了整整一倍,我没推辞过去,实在不好做主就赶忙回来了。”

玫红凑过来:“咱们丝毯是十二两一条卖给他们的,他们这是给了二十四两一条?”

露微颔首:“观星送来的,她说平日里出海和回来都要上下打点,这一次无论是出去还是回来,办理相关手续的官员都知道他们的货物是二奶奶的,没人敢吃拿卡要不说,还处处帮衬着,省下了他们好些银子和力气,故此才多给了一些。我左思右想,他们说的应该是实话,我也就不好过于推辞了。”

孟蝶:“是这么个道理,那就收着吧。咱们这一次又织出多少丝毯了?”

露微:“我前儿大致统计了一下,有十万出头了,花样也比去年多了好多。还有一件事,观星今儿私下同我说,海老板昨儿见二爷在就没说,咱们这丝毯别国人也学了去,开始售卖了。”

“啊?”玫红和湖绿大惊失色。

孟蝶笑笑:“有什么可惊讶的,柞树好养活,比桑树还要皮实,很多地方都能生长,可不单单只有我大易朝有,比如同我们打仗的木克苏国,他们也是有的。有柞树想养蚕还不容易?”

玫红急了:“那我们怎么办?”

孟蝶:“这有什么怎么办的,就正常竞争呗,从颜色到花样从价格到产量,你方方面面都做好了,他们还能放着你们的东西不买专门买别人的?哪有那么多独一份的买卖,何况我不是又让雪青开始研究窗帘了吗?”

露微笑了:“你俩也太心急了,海家也说了,其他国家贩卖的丝毯颜色和花纹都比较简单,比不得咱们花样繁多。”

玫红和湖绿点点头。

露微:“还有件事,范总管说户部那边给他传了个口信儿,说是现在户部已经有了将近二十五万条丝毯了。陛下还下旨将金陵织造那边织出来的丝绸运到了天津港十万匹。”

看来皇帝是等不及了,孟蝶笑着吩咐:“你回去让雪青准备好,她上次说这次想跟着出海,顺便也让海家拉货吧,估计用不了几天陛下就会命海观星出海的。”

孟蝶所料不差,皇帝很快召见了海诚,确定他们家的船只一直都准备着,龙心大悦,命户部将京城的丝毯全部运到天津港,同时还派去了事先在水师中选出的好手。

而海观星则成为了大易朝朝廷海上贸易的第一任船长,皇帝赐了一个双面绣有易字的大旗,这个代表海观星这次出海代表的是大易朝。

这一举动不知道有多少海商人家妒红了眼睛,又有多少人酸溜溜的说:“生一堆儿子有什么用,能比上海诚的闺女争气露脸吗?”

海观星现在还不知道这些,她满怀激动双手接过那面旗子,将其挂在桅杆上,看着已经准备好的众多水手以及刀剑鲜明的护船水师,抬起胳膊打了个手势:“扬帆——起航!”

涡轮声,排水声顿起,巍峨的大船离开港口,很快消失在茫茫海上。

传旨送旗的林楚长出一口气,在天津这边略作修整,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城给皇帝送信。

百姓们对于这次的出海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毕竟他们现在得到的消息就是女子也可以服徭役罢了,能赚工钱这种事也只有距离京城周边比较近的地方略有耳闻,远一些的完全不知道消息。

皇帝和诸位大臣不同,他们都在计算着,这一次出海能拿回来多少银子多少铁多少粮食,以及心中盘算着应该怎么分赃,啊不,分钱。

然后孟蝶被叫到了勤政殿,孟蝶人都是懵的,这事儿同她有什么关系,把她叫来做什么,这是朝廷内政啊!何况这海观星最快也要过了年才能拿回来银子,现在就开始研究分钱的事儿是不是早了点儿?

可惜她没有拒绝的权利。甚至于消息传出后,朝廷上下看她和李蔼的目光又变了变。一个是手握军权的将军,一个是能参与内政的县主,这扔出去绝对是王炸啊,这两口子惹不起。

实际上勤政殿内的人员并不多,皇帝,皇后,太子,四位辅政大臣,户部尚书,孟蝶。无论在哪个朝代,这样的配置人员都会让所有人侧目。

皇帝直接说:“朕这一次给了海观星二十万条丝毯,十万匹丝绸,她说按照现在的市价,丝毯和丝绸都是四十两,不过这只是预计,朕的心里价位是三十两。金陵织造那边一切都进入了正轨,这部分不论,主要是这丝毯一块。”

孟蝶把皇帝的话过了一遍脑子,三十两是皇帝想拿到的银子,剩下的钱则归海家,让他们给那些水手开工钱以及买铁买粮。至于皇帝为什么这么早就开始琢磨分钱,孟蝶看了一眼四位辅政大臣,悟了。

地方官员们哪个能没点门路打听出丝毯的具体事宜?他们对于如何分钱的事肯定是快要吵翻了天,皇帝估计也很无奈,这才打算快刀斩乱麻现在就把分钱的流程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