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85节(2 / 2)

大秦现在的顶级人才是真的够用了,缺的反而是基层吏员,赵泗之所以心头莫名,纯粹是出于一个穿越者对历史人物的最后一点哀叹。

毕竟可是汉初三杰……

当然,赵泗的屁股坐在始皇帝这边,毕竟是自己此世最重要的亲人,赵泗也只能感慨一句好死了。

“秽人呢?”始皇帝继续询问东海战况。

“开春已经尽数清剿完毕了,箕子朝鲜真番高夷等兵马从海上撤的,不过被李信帅海军灭了,损失颇为惨重。”赵泗开口说道。

“天下各地,他是拖的最久的……”始皇帝似乎颇有不悦。

“确实过分慎重了一些,不过可以理解,张良是联络东夷作乱,中原不出板荡之祸,外来的蛮夷怎么都站不稳脚跟,不是什么心腹大患,只需固守,天下大定,东夷自溃,况且李信将军更擅骑兵,在此之前最多见过水师,和海军压根不是一回事,陛下复用李信将军,此恩太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而且李信也已经谢罪,之所以慢了一些,也是因为他完全没想到东夷敢渡海前来,海战却如此稀松平常……”赵泗倒是为李信解释了一句。

始皇帝闻声倒也没有过多问责。

其实他明白赵泗说的是对的,李信的选择没有问题。

可毕竟李信是自己亲手提拔出来,昔年更是心气高的无以复加,如今好不容易复起,却如此谨慎卑微……

他想要的从来不是第二个王翦。

“李信并非不思进取……大父……”赵泗又哄了一下小老头。

“除了军报以外,李信还送了军策,大父可知箕子朝鲜?”赵泗开口问道。

“说。”始皇帝点了点头。

“跨海而来的东夷众多,其中以箕子朝鲜为重,昔年大父灭燕,有许多不容于大秦之人流亡至箕子朝鲜,以卫寇卫准父子为首,如今被箕子朝鲜的国君册封在辽东以东,于大秦比邻,多有人在朝鲜朝堂为官,颇受箕准信任。”赵泗开口说道。

“李信认为,可以兵联辽东,海军从琅琊发兵,跨海而来,直奔平壤,辽东以陆师跨长城东进,如此一来,或可击溃箕子朝鲜,最次也可逼箕子朝鲜成为大秦属国。”赵泗开口说道。

“你觉得呢?”始皇帝把这个问题踢给赵泗。

始皇帝册封太子太孙的时候就已经把职务划分清楚了。

其中细务,也就是朝政中的小事繁杂之事交给太子扶苏全权处理。

而军务则交给太孙赵泗处理。

不过因为始皇帝的个人威望太大,所以群臣的奏折依旧是发往宫中,然后再由始皇帝分给赵泗和扶苏。

再今年开春以后,始皇帝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亦或者是为了给自己减负,于是要求三公九卿,除重务不必再呈于宫中。

也就是说,原本赵泗和扶苏从政务的第二手经手人变成了第一手的经手人。

扶苏负责的是小事琐事,但是实际上政务汇总是由李斯再做,所以最后哪些政务是大事是小事交给始皇帝还是交给扶苏其实李斯至关重要。

至于兵事就更简单了,不论大小直接发给赵泗。

扶苏宫中可用之人不再少数,个人能力也毋庸置疑,说实话处理琐事干的很漂亮,是真的一点不比始皇帝干的差,甚至因为性格原因,干的反而比始皇帝更好一些。

至于赵泗,他的门客大头都在他的封国之中。

但是没关系,赵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恶补,本身军事理论水平都不算太差。

况且赵泗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会盲目自信。

太尉王翦,右相李斯,可是始皇帝钦点给赵泗的老师。

老师,那不就是拿来问的?

别人是遇事不决才会问,赵泗是就算心里有了答案也会问。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在王翦这种顶级军事大佬嘴里都能有新的解析。

王翦年龄大了,眼瞅着没几年可活了,一方面赵泗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和王翦多多接触,让王翦能够受到璞玉光环的增益,另一方面也是真的在学习吸收王翦的经验。

毕竟等王翦去世以后,恐怕很难从其他人身上学到这么多东西了。

凡是不论大小昔皆询问臣子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但王翦不一样……他年龄和地位摆在那里,赵泗是敬着王翦抱着学东西的态度去的,不是没有主见的应声虫。

始皇帝之所以询问赵泗的意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说是军务悉决于太孙,那就是悉决以太孙,始皇帝可不会言而无信。

再不出什么大乱子的前提之下,甚至对于始皇帝而言,犯错也是可以接受的。

“战略没问题……”赵泗又看了一眼军奏开口说道。

“但不是时候,大秦四方初定……我是太孙,评价一场仗该不该打能不能打就不能仅仅从能不能赢的角度来看。”赵泗开口说道。

“但此次高夷白夷真番箕子朝鲜叩边,若是不打,蛮夷岂会心服?”始皇帝挑了挑眉。

“那就恐吓嘛……跨海发兵,同时让辽东兵马越过长城吓唬他们一下,问罪于箕准,派遣使者让他们称臣纳贡……反正这也是他们的强项。”赵泗摊了摊手。

朝鲜这破地方打起来还真没那么好打,主要是费时间。

费个两三年功夫拿下朝鲜,那真番打不打?沃沮打不打?高夷白夷打不打?

打完以后是不是得驻兵?是不是得开发?

土地性价比没那么高,真要性价比高始皇帝就不会选择南越和陇西作为主要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