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1 / 2)

会场,都是烟雾缭绕的。没有想到的是,走进专案组的时候,我看到的不是一张张充满喜悦的脸庞,而是一屋子人忐忑不安的神情。我的心头掠过了一丝不祥的预兆。

“板着脸干吗?”师父疑惑地问邢局长,“dna没对上?”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邢局长说。

“你先说好的。”

“好消息是,赵欣的阴道擦拭物上的基因型和张林的基因型对比同一。”

“这么好的消息,还不高兴啊?dna对上了,不就认定破案了吗?能有什么坏消息?”我插话道。

“坏消息是,张林到现在仍没有交代。他一直喊着冤枉,”邢局长说,“而且我们的侦查员感觉确实不像是他干的。”

侦查员的直觉和刑事技术人员的直觉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有的时候很多人讶异为什么所谓的直觉会那么准确,其实都是经验丰富而已。

“不交代就定不了案吗?”我说,“又不是没有零口供的案例。”

“关键是他能自圆其说,我们的证据锁链断了。”邢局长说,“张林交代,他从去年开始,一直和赵欣保持奸情关系。每周徐清亮不在家的时候,张林都会到赵欣家幽会,但是为了防止被赵欣的家人发现,都是完事了就回家。前天晚上,张林去赵欣家,偷情完也确实回家了。”

“赵欣前天晚上是什么时候吃饭的?”师父突然问了一个仿佛不着边际的问题。

“晚上5点到7点,赵欣和她的妹妹在附近的饭店吃的饭。”一个侦察员回答道。

“你们有张林离开元达小区的监控录像吗?”师父问道。

“有。张林是12点左右离开元达小区的。”

“放人吧,抓错人了。”师父皱着眉头,慢慢说道。

我知道师父的主要依据是死亡时间,我们推断赵欣是1点死亡的,但是张林12点就离开了,应该不是张林干的。

“可是死亡时间正常的误差是1个小时啊,他杀了人再走,也不意外。”我说。

师父说:“第一,死亡时间。根据尸体温度,赵欣是1点死亡的,根据胃内容物的消化程度,赵欣是末次进餐后6个小时左右死亡的,她7点吃完的饭,所以推断的结果也是1点死亡。两个死亡时间如此呼应,应该不会有1个小时的误差,所以张林可能不具备作案时间。”

“我觉得不能简单地通过时间排除。”我据理力争,“他就不能走了以后再回来吗?”

“监控显示他没有再回来。”侦查员说。

“不能是翻墙进来的吗?”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