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这样衰落的:满清龌龊的十大弊政(1 / 2)

千夫斩 晴了 3411 字 9个月前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在统治中原时,往往都有一个逐步适应汉族农耕文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都伴随着对农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对汉族人民的野蛮民族压迫。鲜卑建立的北魏、契丹建立的辽、女真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莫不如此,清廷也不例外,在入关之初,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压迫政策及其他弊政,给广大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使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不光采的一页。简要归纳了一下,清朝共实施了十大弊政,依次如下:

一、“圈田”

在十五至十八世纪的英国,在封建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而在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也曾发生过一场“圈地运动”,只是两者的性质和影响有着天壤之别: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实现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转变,并于十六世纪中期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日不落帝国”开始昂首崛起,步入辉煌;而同时期勃兴的大清王朝的圈地运动则是一次对社会生产力不折不扣的巨大破坏,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入关后的满清统治者大规模把北京周围五百里内汉人的土地圈占给八旗将士,而汉人则被扫地出门。实行的方式是“跑马圈地”,即让八旗将士快马加鞭跑到哪里,那个距离范围之内的土地就全归其所有。大规模的圈地共有三次,第一次,顺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颁布圈地令,将凡近京各州县无主荒田及明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死于战乱留下的荒田分给诸王、勋臣、兵丁。二年九月,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圈地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直隶的顺德府、山东济南府、德州、临清、江苏的徐州、山西的潞安府、平阳府、蒲州因驻扎八旗兵,这些地方的无主荒田也分给他们。四年正月第三次圈地,范围在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三次共圈占土地约十六万余倾。据史书记载,“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史惇《恸余杂记.圈田》)而广大失地的汉族农民则流离失所,四处流浪!

二、颁行“逃人法”

缉捕逃人是清初满洲贵族推行的另一项恶政。尽管它引起汉族官民的激烈反对,清廷统治者为维护满洲利益却顽固地坚持,成为朝野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逃人问题的出现由来已久。明朝末年清军在辽东和深入畿辅、山东等地的多次战役中,俘获了大批汉民,他们被分赏给旗下充当奴仆。被驱迫为奴的汉人本身既过着毫无自由的牛马生活,子孙也难以摆脱世代受奴役的命运。他们之中一部分人因走投无路而悲愤自尽,康熙初年“八旗家丁每岁以自尽报部者不下二千人”,康熙帝也说:“必因家主责治过严,难以度日,情极势迫使然。”而更多的人则走上了逃亡之路,其中不少是在战争中被掠为奴的汉人,思家心切,盼望有朝一日能挣脱枷锁,同家乡亲人团聚。于是,旗下奴仆的大批逃亡在清前期华北等地愈演愈烈。顺治三年五月,多尔衮在谕兵部时说:“只此数月之间,逃人已几数万。”旗下奴仆的大批逃亡直接影响到满洲各级人等的“生计”。清廷为维护满人利益和自身统治,严厉地推行“缉捕逃人法”。雷厉风行地缉捕逃人,给汉族百姓造成了无数灾难,民间骚动不安,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史料记载:“国初最重逃人。逃人,旗下逃避四方者也。一丁缉获,必牵一二十家,甚则五六十人。所获之家固倾家而荡产矣;其经过之处,或不过一餐,或止留一宿,必逐日追究明白,又必牵连地方四邻。故获解逃人,必有无数无辜者受其累。凡地方获逃人,先解典史录供,然后解县。县官视逃人如长上,不敢稍加呵叱;惟严讯株连之人,夹者夹,桚者桚,监禁者监禁。逃人亦暂寄监,奉之惟恐不至。蠹吏狱卒,更导之扳害殷实有家者,于中攫取货财。逃人高坐狱中,而破家者不知其几矣。”

三、颁行“投充法”

1645年春,摄政王多尔衮颁布投充法。规定:第一、允许八旗官民招收贫民役使;第二、被投充的人是奴仆,主人可以买卖他们。投充法造成的结果是:满洲贵族才不管这些汉人是否是贫民呢,他们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就去任意逼迫汉人为奴。因此,任意逼迫汉人为奴的现象也随之日渐严重。凡在京城三百里内外,八旗庄头及奴仆人等,将各州县村庄汉人逼勒投充,特别是各色工匠务令投充,以致民心不安,唯思逃窜。此举在各地汉族人民中间引起了巨大的骚动,激化了满汉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清初为害最烈的当属圈地、投充法、逃人法这三大弊政。

四、颁行“剃发令”

清初发布的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剃发的命令。满洲习俗,男子均将顶发四周边缘剃去寸余,中间保留长发,分成三绺编成长辫一条垂于脑后,名为辫子,或称发辫。四周剃去的头发,除为父母守丧或国丧外,不准养长,应及时剃除,名为剃发,或谓剃头。清入关前即令降清汉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剃发,以示归顺。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后,山海关城内军民皆剃发归降。清兵进入北京后,颁令剃发。因入关未久,根基尚未稳固,剃发令执行并不严格,往往听任降者自便。千百年来,内地汉人都留头发,无剃发习惯,强迫剃发是让他们遵从满洲习俗,被认为是一种民族压迫、民族侮辱、遭到激烈反抗。顺治二年元月,大顺军受挫,清军攻下南京、苏杭后,清廷认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发令,全国各地,限定10日之内,尽行剃发蓄辫。凡是不剃的、迟疑的、上表章请求保存明朝制度的,一律“杀无赦”(《清世祖实录》卷71),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韩菼《江阴城守纪》上)。这加剧了民族矛盾,激起了内地汉人激烈的反剃发斗争。江阴人民发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在24万清军攻击下,苦战81天;嘉定人民也组织乡兵,据城不降,最后遭到残酷屠杀。各地人民的反剃发斗争,成为当时抗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颁布“禁关令”

清兵入关后,多尔衮就在1644年下令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清初满洲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与“禁关令”相关的词汇除了“禁关令”外,还有两个:“柳条边”和“闯关东”。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满洲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满洲长城,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满清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直到历史已经进入到了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农民破产,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于是,破产农民不顾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源源不断地“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到了清末,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俄对东北虎视眈眈。在此形势下,清廷不得已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至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新中国成立前夕达到近4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