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临行前(1 / 2)

闲女当嫁 艳娇兰 1902 字 4个月前

收费章节(12点)

24临行前

秋冰月本来不怕虫子,可突然看见这么密密麻麻的的虫子,害怕加恶心,所以才叫起来了。郁小闲的话,给秋冰月带来了勇气,既然养虫子可以帮家里,她就不再害怕了,对郁小闲说到:“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养好这批虫子的。”

郁小闲把秋冰月拉到一边说到:“这些虫子千万要看好,要是跑了,会把山上的树叶都吃掉的。我现在给它们吃过杂草树叶,丝瓜南瓜的叶子和藤蔓,大虫子饿了连嫩竹子都吃,是好养活的东西。小树说过,这种虫子在野外就是十天的命,我估计,要是我们养它,可能五六天就能结茧。那些茧子好像还挺柔软,也许能做丝绵被子。等我回来再试一试。这次我们还是以养出虫卵为目的来处置这些虫子,你让家里的车子找县城的铜匠做几个小盒子放在小樟木箱子里,箱子里再放几包布包好的生石灰做干燥剂用,把最大最好的蛾子产的虫卵放进去,留在明年春天用。等存下了上万个虫卵,剩下的虫子就可以专门养着饲养鱼,**,猪那些家养的家畜了。”

秋冰月接了任务,大着胆子看了虫帐一眼,就这么一会儿工夫,一筐大约十斤的树叶就被黄金虫吃掉了一半,一个虫帐子里可能有两千多条虫子。虫子身下,出现了很多虫砂,这种虫子不但能吃,还挺会拉的。郁小闲拉开虫帐,用猪毛刷子清扫虫砂,又倒了一筐子树叶进去,然后把大约半斤的虫砂装了,说是让人拿到梯田做肥料,估计小鱼也会喜欢吃。

秋冰月估算了一下,说到:“姐姐,我们的蚕匾可以用来养黄金虫,我觉得一个架子放三个蚕匾能行,三个架子外面悬一个帐子就好。两个帐子就可以把这两千多条虫子养成了。我们的蚕种不多,就只能出五六百条蚕,正好把剩下的蚕匾用完。以后我叫胖虎他们去弄树枝,让这些虫子啃掉了嫩的,剩下的就是好柴火了。这样没有太多山货采的时候,胖虎他们也能帮我们。将来山里的红薯成熟了,姐姐可以分给他们做过冬的粮食,今天我还吃到了篮子家的红薯干,挺好吃的,是在县城买的。”

红薯干好吃?郁小闲表示不赞同,她舅舅就从来不碰一切红薯制品,就是因为小时候拿红薯当饭,吃怕了。在大明朝末年,红薯引进的时间不长,大家喜欢吃也不奇怪。真的饿了,有红薯充饥就算是好的了。要是孩子们愿意在秋天抗红薯回家,倒是个好买卖。山民有了补充口粮,郁小闲也不必为红薯的收储太伤神,山果兑换一比十,葛那些就一比二,随便这些人家怎么吃。

说完这个话题,郁小闲又教会了秋冰月如何观察饲养黄金虫的方法,如何保存虫砂作为肥料,如何组织孩子们为家里的猪,鹅,还有虫子准备饲料,并把树叶柴火也纳入了记账。到了冬天,郁小闲自然会有报答孩子们的付出。

秋冰月一一记下了郁小闲的安排,郁小闲总算松了一口气,要是山边上的四五十个孩子能帮着弄饲料,不但减轻了自家的人手压力,等到冬天,各家的大人也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能吃饱穿暖,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眼见天色已晚,郁小闲赶紧跟着秋冰月下山了,临走的时候,又给虫子倒了一筐子树叶。姐妹两个到了山脚下收山货,孩子们今天没有弄来多少山货,不过是几斤果子,一点草药,几十个知了背。柴火和树叶子倒是弄了很多,孩子们今天吃到了白米饭,也不打算记账,郁小闲不勉强,她拿出了一些麦芽糖,分给他们吃,他们拿了糖就散去了。

那四个女孩每个人得到了一小碗白米,也高高兴兴回去了。郁小闲一家子回家的时候,又是收捡洗好的衣服,又是背树枝树叶,每个人手里和背后的背篓都是满满的。郁小闲手上和膝盖上的破口子都结痂了,她大着胆子背着几十斤东西上山了,走路虽然牵着伤,有点疼,不过咬着牙也就熬了过去。还有明天一天,就必须去宣城碰运气了,就算疼也要坚持。

看见郁小闲背了那么多东西上山,劳累了大半天的梅张氏赶紧过来帮忙,还略带责怪地说到:“孩子,你这样养伤可不成。刚才大山送骡子车去柳家的时候,柳家的给了一大篓子黄鳝,我不知道怎么烧才不腥,你在外面吃得多,教教舅母才好。”

郁小闲听说有鳝鱼吃,高兴地很,野生鳝鱼呀,不是用那个药丸喂出来的养殖鳝鱼,在现代真的很难买到。鳝鱼温,入肝,脾,肾三经,能补虚劳,强筋骨,怯风湿,是男女都适合温补用的好食材,自己现在很合适吃,锦娘在病中也很适合吃,梅张氏也能补一补。

郁小闲急着要看鳝鱼有多少,从前在家的时候,老妈不准家里买没有鱼鳞的鱼,鳝鱼这种传说中是吃了唐僧脚底皮而死而不化的鱼,是本不能碰的。她会懂得吃鳝鱼,完全是因为孟蝶出身中医世家,特意做了给她补身子。怎样做出好吃的鳝鱼,郁小闲也是在孟蝶处学得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