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味(1 / 2)

丁宇宁文集 丁宇宁 2052 字 6个月前

<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场景一。小卖铺:

这里曾是我们童年的小卖铺,里面有一个小柜台。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常常有我们的光顾。还有一间里屋,被我们称为“台球厅”因为里面曾经摆设着一张台球桌,总有走不完的人在这里玩耍。多少欢乐在盛夏的时光,我们在这里高声的呐喊着。如今,它只是一栋破烂不堪的空置的房子,丛生的杂草,没有任何的生气。孩时的我们也经常在这里买小的抽奖,那奖品总能诱惑我们所有的零钱,一毛一张的“刮刮乐”卡片,无奈,我没有中过一次。看着伙伴们中奖的那股“嗨劲儿”我有的只能是羡慕嫉妒恨了。

场景二。小卖铺(下)

同样是这栋房子,却也发生了不少故事。这里走出了一个坚强的小女孩。小小的年纪经历了太多的苦楚,承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炼。不知道是上天折磨她还是眷恋她,拿走了很多却又给予她很多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也许没有家的温暖,但处处洋溢着家的温情。如今,她也迈入了大学,高高的个子和憨厚的笑容,朴实的性格和感恩的生活注定了她的人生会倍加的精彩。

场景三。小学

这里曾是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走完了五年的学习生涯。清纯的童年时光就在这里悄然的开始又悄然的成长,从懵懂无知到渐渐的长大原来校园里长满了高大的杨树,教室里没有灯,我们就搬着凳子借着清晨的朝阳早读;教室里没有暖气,冬天我们就在教室屋子里的炉上烧柴火儿,至到浓烟呛的我们眼睛都睁不开了,我们才勉强的打开门窗透透气;那苍老的瓦房,总在下雨的时候悄悄的呻吟,教室里总能看到雨的痕迹。一下雨,也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情。由于教室总有不固定的部位漏雨,我们就可以趁乱四处搬移桌子“找同桌”把课桌移到不漏雨的地方继续读书,更多是趁这那个短暂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和同学们玩上一会儿-说说、写写、打打、笑笑,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小学生活。如今,它俨然成了一个被私人承包的规模化的养猪场,我们的教室竟成了猪的“集体宿舍”好有反讽的现实啊,这能不能和中国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产生共鸣而影射出相关的联想呢?

场景四。上门口

这里,曾没有这个庞然大物,虽然它是某某的房子。一棵古老而有繁茂的皂荚树下,有一小道延伸到路的尽头。这曾是盛夏的我们理想的避暑圣地,大人们、小孩们总是不约而同的在午后的时光在这里小聚,拉拉家常、下下象棋、打打扑克,而我们更多是玩。如今,这里没有了以往的生气,小村庄发生了变化,那曾经的景象也无法复原。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少,而这里的人们也在历史的岁月里走的走了,散的散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也只能成为一种模糊、亲切、熟悉、感伤而又真实的回忆。走了,就让它走吧,散散聚聚、沉沉浮浮,也许这就是人生吧。毕竟我们,还要好好的生活。

场景五。双井(东井和西井)

这是我们的禁地,一般大人不让我们来这里。孩时我们不知深浅,如果落入井中,会有生命危险。毕竟水是这里的生命源泉,虽然高度钙化的水曾哺育了我近二十年。西井位于村西,东井位于村东,夏天的井水特别的清凉和甘甜。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陷,在某个历史片段,西井难承重担轰然倒塌,记不清岁月了。毕竟还小,大人们只是淡淡的伤感:“好好的井,说没就没了”后来,在没有自来水之前,吃的就只好都是东井的水。不仅路途比较远,小道也十分曲折,那条小道和村礼堂也因扩路被拆毁了。如今,东井更多成为这个村子历史的见证,失去了它所特有的功能。后来,听说水质因为某种原因变差了,再加上自来水的便捷,所以很多年也没有在喝上一口。看到它孤寂而又颓败的身影,这也许就是时间洗刷吧,荒芜了许多,也造就了许多-好比,中庸的我。还有一件事,想想也挺可笑的,那时候我们都还小,我们小孩有时候有时候也去东那井挑水。我们家只有姐姐和攀挑水,我则是每趟都不少看热闹的跟班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他们都相继走出了山村,融入了都市的生活,每天都朝九晚五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者。那里没有“扁担”也没有“水桶”更没有“井”他们已然适应了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模式。而我还留在这里,至少面前还存在这里、属于这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挑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