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治家不易(1 / 2)

血蓑衣 七尺书生 2538 字 6个月前

十一月十七,洛阳城,贤王府。

清晨,七八名婢女依次端着清水、香茶、漱盂、米粥、糕点等物来到内院。待为首的婢女轻叩房门,听到房内传出一声慵懒的应答,方才小心翼翼地引着其他婢女推门而入。

这里不是卧房,而是书房。

自从谢玄出任贤王府的府主,为应对虎视眈眈的江湖群雄,稳住洛阳城的大局,对上安抚刚愎自用的凌潇潇,对下震慑日益涣散的众弟子,不遗余力地保住洛天瑾留下的这份家业,可谓夙兴夜寐,呕心沥血。常常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书房”渐渐变成他的“卧房”,十天几乎有九天在这里度过,秉烛思劳,夙夜忧叹。

不知多少夜晚,谢玄独自一人坐在洛天瑾昔日的位子上,望着“故主”的笔墨纸砚、丹青画卷而仰屋窃叹,向隅而泣。深感“孤家寡人”之苦,“形影相吊”之殇。

婢女们蹑手蹑脚地步入书房,一字排开朝形似假寐的谢玄欠身施礼,而后各自散开。

有人推开窗扇、有人吹熄烛台、有人清扫地面、有人擦拭桌椅、有人浇花灌草、有人换炉焚香、有人整理案上凌乱的书卷、有人将杯筷碟碗排放整齐……

一切如当年伺候洛天瑾那般,她们的动作轻盈而熟练。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条不紊。整个过程几乎未发出半点声响,生怕惊扰闭目养神的谢玄。

约莫一柱香的功夫,婢女们将一切收拾妥当,精心烹调的早膳五花八门地呈现在谢玄面前。

至此,先后四五名婢女慢步轻声地退出书房,仅留三人。一人将用清水沾湿的锦帕递到谢玄面前,一人端着茶杯、一人捧着漱盂,三人无不颔首垂目,毕恭毕敬。

“二爷!”

当谢玄随意擦拭几下脸颊,欲举杯漱口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道沉闷的呼喊。

“进来说话……”

“砰!”

话音未落,虚掩的房门已被人大力推开。紧接着,满身血污,手拎钢刀的林方大风风火火地闯入房间。

虽然谢玄已贵为府主,但贤王府的一些“老人”至今仍喜欢用昔日的称呼。其中,尤以林方大最为明目张胆。

究其根源,皆因林方大从小追随洛天瑾,深受恩宠,他对洛天瑾的感情天高地厚。因此,在他心里贤王府永远只有一位府主,无论其是生是死,谁也无法取代。

谢玄深知林方大性情耿直,感恩图报。故而对他的“无礼”非但不恼怒,反而倍感欣慰。久而久之,林方大也变成府中唯一一位可以不顾场合、不顾身份直呼其“二爷”的人。

“噗!”

一见浑身狼藉的林方大,满脸疲惫的谢玄不禁眉头微皱,匆匆吐掉嘴里的茶水,从而向三名婢女吩咐道:“你们先下去!”

“是。”

待婢女们离开,谢玄又朝林方大上下打量一番,迟疑道:“又动刀了?”

“动了!”林方大冷哼一声,骂骂咧咧,“不动刀,镇不住这帮狗眼看人低的王八蛋!”

“见血了?”

“见了!”

“这次……死了几个?”

“三个!”面对谢玄的追问,愤愤不平的林方大不假思索地放胆直言,“二爷,我思来想去就是想不明白。以前府主在的时候,也是由我挨家挨户地收账,洛阳城大小买卖无不笑脸相迎,一个个恨不能上赶着给我交数,生怕落在别人后面。那时候,府主根本不用露面,这帮王八蛋就像孙子一样听话。如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买卖还是那些买卖、掌柜还是那些掌柜、我还是我,可他们的态度却和以前截然不同。非但不再主动交数,反而百般推脱、千般抵赖,能不交就不交、能少交就少交,真他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昨晚若非我杀鸡儆猴,恐怕西城几家买卖,我们一文钱也收不回来。”

“物是人非,世态炎凉。”谢玄叹道,“洛阳城仍是原来的洛阳城,但贤王府早已不是昔日的贤王府。你可知,近一个月洛阳城又冒出多少帮派?”

“我听许衡他们提过一句,好像有七家,都是从外地来的。”林方大回忆道,“这段时间,下三门忙的热火朝天,不分昼夜地在外边折腾,一连数日看不见人影。”

“若不是许衡他们盯得紧,洛阳城恐怕早已被人瓜分殆尽。”谢玄无奈道,“眼下,洛阳城内牛鬼蛇神,鱼龙混杂,商不商、民不民、官不官,都想跳出来替自己谋一份私利。这种混乱的场面,府主在时何曾出现过?”

“既然如此,二爷何不替自己立威?”

“谈何容易?你以为那些商贾是故意和我们作对?其实,他们也是被逼无奈。既要应付我们,也要应付那些不懂规矩,只知道狮子大张口的混账。”

“我就不信这些人真不怕死!前阵子我们明明已连根拔起好几家,为何他们仍有恃无恐地前仆后继,而且……越来越多?”

“你以为这些人真是路边的阿猫、阿狗?”谢玄冷笑道,“非也!其实每一个想在洛阳城立足的帮派,背后都有强大的势力做靠山。这些人不过是他们派来试探贤王府深浅的傀儡。如果我们阵脚不乱,他们就暂时按兵不动。可一旦我们放松警惕或者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慌乱,马上会有成群结队的虎狼蜂拥而至,将我们啃噬的连骨头都不剩。”

“他们的靠山是谁?”林方大怒道,“二爷何不派人将他们一一铲除?如果我们的人手不够,可以向武当求援……”

“罢了!罢了!”谢玄似乎不愿在这个话题多做纠缠,颇为不耐地摆摆手,“既然闹出人命,则不能听之任之。你让苏堂亲自去一趟将军府,上上下下打点妥当,不可再节外生枝。”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