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汉国对宋卡和兰芳两国潜移默化的渗透,引起了英国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的警惕,
1886年2月,比历史上兰芳灭国的时间提前半年,荷兰东印度殖民政府以华人百姓非法越界垦荒为借口,派遣4000白人士兵、1.3万土著士兵,对兰芳大统制国发动突然进攻。
战争最初按照东印度殖民政府的方向进行,3月中旬,1.7万荷兰殖民军相继占领二十余座华人移民放弃的营地,进抵兰芳首府坤甸城下,
3月17日,荷兰殖民军以土著部队为前导,对坤甸城发起进攻,战争持续半个月,荷兰殖民军一方相继付出600白人士兵和3000土著士兵伤亡的代价,仍然没有攻克坤甸城。
4月6日,就在荷兰殖民军指挥官犹豫不决,想要撤离的时候,突然遭到一支规模近3万人的华人部队围攻。
一方是保卫家园、全面接受本土军事训练的3万余兰芳国防军士兵,一方是久战疲惫、伤亡惨重的荷兰殖民军,在悬殊的综合实力对比下,一夜之间,纵横婆罗洲近百年,少有敌手的荷兰殖民军惨遭围歼,1.7万余殖民军中被俘虏者超过1万人,而真正战死者,不到4000人。
坤甸之战的结果,使英国和荷兰殖民军清醒的认识到,宋卡、兰芳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他们剥削、凌辱的华人族群组成的国家,接受南美汉国十余年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全面改革后,总计拥有人口超过630万,具备近代文明信仰支撑的两地,依照南美汉国的动员体制,完全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动员出50到80万大军。
时间过去二十年,南美汉国在世界列强角逐中,逐步奠定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二十年后,再想效仿法兰西人将南美汉国赶出安南的方式,强迫南美汉国放弃对宋卡和兰芳的支持以及暗中控制,却是不大现实的事情。
通过坤甸战役,认清双方在南洋地区的实力对比后,英国马来殖民政府选择了最为明智的方式,劝说荷兰东印度殖民当局与兰芳大统制国,要求双方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
面对英国殖民政府伸过来的橄榄枝,兰芳军政最高领导层在本土政府命令下,一方面派出人员与荷兰交涉、谈判,一方面利用荷兰殖民军遭受重大损失的机会,以收复失地的名义,大举向荷属婆罗洲发动进攻。
6月12日,苏卡达纳、马辰等西婆罗洲地区全部落入兰芳国防军手中,而被坤甸之战以及后续诸多战斗中华人军队战斗力吓破胆的荷兰殖民军,只能步步后退,不断的向东印度总督府拍发求援电报。
荷属东印度群岛岛屿过万,荷兰殖民军数万的的军队撒在近190万平方公里的分散岛屿上,哪那么容易能够调集起来,支援婆罗洲守军,而且受坤甸之战影响,东印度群岛其他地区的土著势力也蠢蠢欲动,在这种危机关头,东印度群岛总督不敢贸然调动部队,只能不断向英国殖民政府求援,要求英国政府从中协调,尽快解决婆罗洲纠纷。
7月10日,婆罗洲战争爆发五个月后,充满硝烟的东印度群岛再次恢复平静,
兰芳、荷兰东印度总督府签订协议,正式承认兰芳大统制国为独立国家,荷兰王国解除与兰芳的隶属关系,两方以马辰、普图西包一线为分界线,分界线以西约30万平方公里为兰芳领土,以东约24万平方公里为荷兰王国领土。
《坤甸停战协议》签订,兰芳领土扩大两倍,虽然不能与全盛时期相比,但是在荷兰殖民者和英国殖民者团团围困下,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也足够派遣至兰芳的一众官员将领们感到满意。
兰芳、宋卡是南美汉国百年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容不得有失,所以在大朝会最后,李明远任命曾经担任过安南北部两省总督的梅东兴为新任兰芳统制,代替本土政府,执掌兰芳的政务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