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穷途末路(2 / 2)

他是凤阳伯的亲子,还是独子,但他生在这个举世闻名的武将家庭中……却是个不能习武的病秧子。

其实应知非的身体素质远胜于普通人。他终究是高门贵胄,享有无数珍宝。

但这个“武”,并非他能想象的花拳绣腿,而是洞穿山海,踏波凌云的武者大道。

应知非筋脉细弱,无法盈气,天生与武道无缘。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应家累世将门,不差一个战士。

也并非只有武者才能领军。

可应知非拜师大儒,学习兵法经义,却直到十八岁仍未入品,儒道同样一无所成。

最重要的是,他常年混迹儒林,走上了凤阳伯不能接受的路。

应知非,是主和派。

没天赋,好办。凤阳伯府请得起护卫。

可没骨气……

凤阳伯直接断了应知非的月银,把他身边的侍女小厮全部换掉,将他禁足在家,不许他与“狐朋狗友”往来。

金颜,就是此事之后,凤阳伯给他安排的贴身侍女。二十三岁的七品武者,前途无量的剑术天才。

伺候应知非,着实浪费。

但即使如此,忤逆之子仍不领情,对金颜横眉冷视。

直到去岁仲秋,凤阳伯战败获罪,夺爵,抄家,诛九族。

狐朋狗友哄然而散,知己故交闭门不出,四世伯府门楣倾倒,留在应知非身边的,只剩一个金颜。

两人的关系勉强破冰,却没赶上好时候。

不过,凤阳伯能培养出忠心耿耿的金颜,自然不只是偶然而已。

他还有门人、旧部,也有主战派的同僚。无论是真心实意还是逢场作戏,主战派官员一个不落,都对这个惩罚提出异议。

诛九族的罚太重,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令他们寝食难安。

甚至有几位主和派的大人物,也隐晦地表达了反对。

极刑必须慎重,标准不能降低。官场中人的底线,是不分派系的。

满朝文武吵了两个月,几番讨价还价,终于将九族吵成嫡系,应家旁系破财消灾,嫡支族人秋后问斩。

然而,凤阳伯夫妇一并战死,应家嫡支,只剩了四个孩子。

应知非,他的两个堂弟,一个堂妹。

其中应家二郎已是八品武者,既非凤阳伯亲子,又有过人的天资,最终免于刑责。另外两位,就只能给亲大伯陪葬了。

主战派官员见好就收,儒林反而大发善心,感念凤阳伯战功彪炳,恳请天子准应家嫡子在临死之际,到生父坟前上一炷香。

……而这坟,在北地国门,横武关。

凤阳伯尸骨无存,连脑袋都没拼齐,自然不能葬回故土。

皇帝斟酌几日,终究是同意了。

如此,应知非一步登天,拿着纨绔子弟的剧本,演着少年天才的戏。他完成了历代读书人的共同追求之一——面圣。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皇帝与应知非立下君子之约,准应知非北上祭父,在次年秋斩前归来。

朝中自是一番歌功颂德,对此,应知非嗤之以鼻。

少年应知非尚且认命,知道自己跑不了,乖乖回了京城。如今换了阅历更丰富的芯,就更看不上这场闹剧了。

“诛九族?不怕逼反凤阳伯的门生?不怕天下武将狗急跳墙?滥用极刑的皇帝,谁敢效忠?”

“这分明就是一场戏!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皇帝和文官集团名利双收,凤阳伯旧部必须罢手。再求情,就是不知好歹……”应知非心中浮现种种念头,下意识抓紧身下的干草,草屑刺入指缝、掌心,又激起一阵细密疼痛。

他却恍若不觉,眼底深沉而晦暗。

再直接的疼痛都比不上恐惧的分量,应知非脊背发凉,心绪翻涌。

必须想办法自救!

他猛地直起身,看向金颜,语气急切:“联系到二郎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