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486节(2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3370 字 6个月前

文官们依照着身上的服色和补子,依次列队散落着往宫中走去。

而武官们,却是少了些品级之别,三五成群的,若不是在宫中只怕都要勾肩搭背了。

“殿下这一遭,是要继续西巡,还是转道回京?若是回京,又会在何时回来?”

说话的是鹤庆侯张翼,身边是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徽先伯桑敬等人。

几人没有开口,而是望向走在前面中军都督府独独汤醴以及并肩而行的禁军统领常森。

在开国公、曹国公、凉国公、西平侯等人领军外出之际,京师里头便数这二位是诸将领头人了。

众将之间走的本就很近,不似文官们那般的还要鞠着拉开距离。

身后的话语,自然也传入到了走在最前面的汤醴和常森耳中。

汤醴微微转头侧目看向统领禁军的常森。

常森摇了摇头,自从兄长领军南下,自己领了禁军统领的差事,常家在应天城便愈发的低调了起来。

风头不能太过招摇,尤其是在如今自家那外甥成了监国皇太孙,权同陛下的时候。

他亦是侧目看向汤醴,这位皇太孙的妻兄。

算起来,两家本就是大明开国的勋贵,也本都是皇室姻亲,如今更是关系亲近。

汤醴同样是摇了摇头,常森不知道的事情,自己又如何能知晓。

东莞伯何荣见前头两位没说话,便提高了些声音道:“河南道的叛乱平了,山东道的叛乱却还没有平定,又要到何时?那张志远听闻是燕王手下有名的小杀神,怎得从长城南下山东道,便杀不动了?”

看着是吐槽嫌弃,但没有人附和发出笑声,反倒是目光幽幽,动作整齐的侧目看向另外一边的那帮文官们。

“大明朝没有杀神,有的只是忠于陛下的将军和士卒。”

和汤醴走在前头,一直不曾开口的禁军统领常森,终于是回头说了一句。

何荣立马低下头,却是发出一道笑容。

在他身边,余下几人也都脸露微笑,甚至还低低的发出笑声来。

不时望向对面那帮文官的眼神,便愈发的深邃期待起来。

……

第四百零五章 谁是叛贼谁是官军

武官们笑的很是赤裸裸,不针对任何人的讥讽之意,却是回荡在午门前的宫廷甬道中。

如今在京的武将勋贵,也就是汤醴和常森两人了,平时也都是为人低调,与人友善。不像那几位离京的国朝大将,动辄便是雷霆大怒,威严无比。

勋贵将领们带着笑容,露出笑声,一副坐看好戏的样子。

至于文官们一侧,却是愈发的寂静无声,便是连前刻还在结伴窃窃私语的人,也大多都安静了下来。

翟善最近很是有些忧伤。

自己这个詹徽之后的新任吏部尚书,也算是干了不少日子,可是却时常在无人的夜晚,觉得心力交瘁。

朝堂之上,大多的官员还是原来的那些人,却让他觉得又不是过往的那些人。

文渊阁越来越多的参与朝政的裁定,虽然到现在还只是分配国事轻重缓急,部分批注意见,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皇帝和太子的最终判断。

翟善回头看了一眼。

在身后那漫长的文官里面,年轻的吏部文选司主事,是那么的耀眼,惹人注目。

正五品的吏部文选司郎中一职,依旧空缺。

自己已经数次上奏,请求皇帝选任官员填补官缺,却始终没有得到答复。

当翟善某一次看到太子笑面与年轻的文选司主事说了几句话后,他才终于反应过来。

谁说吏部文选司郎中一职是空缺的?

朝堂上的官员有些各自安好的意思,便是六部之间也有些不易察觉的隔阂。

礼部尚书任亨泰和兵部尚书茹瑺走的很近。户部尚书郁新又与工部尚书王儁关系很是亲密。至于刑部,大概是因为三法司的缘故,直接不和六部玩了,整日里跑去和大理寺、都察院凑在一块儿。

翟善轻咳了一声:“今日朝会,陛下御门听政,河南道大捷已有月余,山东道叛乱却久不曾有消息回来,兵部是否应当再出些力,早日畅通漕运,保障我大明南北往来之交通?”

茹瑺正低着头,小声的和任亨泰聊着旁的事情。听到吏部问话,他微微皱眉抬起头,却先是看了眼身边的任亨泰。

任亨泰不说话,只是笑了笑,给了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翟尚书该将这话问问都督府那边的,兵部如今只管统筹钱粮,考功军中功过。再者说,北平都司的指挥佥事张志远,不是已经在山东道。听闻颇为燕王殿下赏识信赖,此刻大军在外,顺势而变,早晚都会有消息回来的。”

翟善一下说不出话就,他就是想拉个人这时候随意闲聊几句。而任亨泰、茹瑺两人,亦是他一直希望能在朝堂上拉拢的对象。

前番有过合作,却也只是顺势而为。

只是这时候,翟善有些锲而不舍:“我不通前线兵家之事,只是若山东道叛乱阔日不靖,漕运到底该如何?户部那边筹备的粮草物资,也要尽早送往九边,供应边军边地使用。”

茹瑺嗯了声,目光淡淡的看向户部尚书小鸡鸡。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