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1 / 2)

甚至有的船队,直接挂在杜撰的国家下面,在大唐以外国人的身份做生意。

高适仿佛打开了新的天地,以前是这些海商来大唐做生意,为什么不让大唐去他们的国家做生意呢?

这些国家可都是使用大唐的货币的,大唐的货物在这些地区也很畅销,那只要通过贸易把钱拉回来不就行了。

高适心情有些激动,没想到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竟然在大明寺这个年轻读书人这边得到了解决。

不过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高适忍不住问道:“可是海贸风险大,海船很容易倾覆。朝廷的水师需要守卫港口不能随便出海,这民间有人愿意冒险出海吗?”

等到高适问出这个问题,李道源已经基本确认了,眼前这个人是淮南节度使,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了。

也只有淮南节度使才会问这样的问题。

知道对方是高适之后,李道源反而更淡定了。

自己什么样的大官没见过,还是高适这个大诗人的光环更吸引人一点。

不过高适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高官,东南钱荒确实是一个困扰大唐的问题,李道源也想要江南的百姓过的好一点。

李道源说道:“我曾经见过一本大食的造船书,大食人能够建造海上航行的大船,那种大船能运送货物横渡大海。”

“其实大食人造船的技术也不比大唐强到哪里去,只要有技术娴熟的工人就能造船。”

高适点点头,他曾经在港口上看到过大食人的船。

据说这船是从天竺起航,绕过了大唐南方的海岸线才抵达了扬州,这些奇怪的天竺商船能在海上航行很久,能够抵御风浪的侵袭。

也曾经有大唐商人,想要购买这种大食海船,只是可惜大食商人没怎么也不肯卖,而且这种船也只有大食的船匠能够建造。

高适大喜过望,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有大食造船的书,如果真的能造出安全的大食商船,那么民间出海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鼓励百姓出海贸易,将大唐的钱从这些国家那里赚回来了。

李道源说道:“至于如何鼓励民间出海,那就不是小生所长了,不过我倒是认识一两位精通财政的朋友,可以向他们请教。”

高适知道这次收获已经足够大了,他连忙问道:“这大食造船的书可带在身边?可否给老朽一观?”

李道源摊开手说道:“并没有带在身边。”

高适有些失望,却没想到李道源接着说道:

“不过小生有过目不忘只能,可以将书里的内容默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