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1 / 1)

劝说萧衍议和,既能得一份平息战争的功劳,又能从北齐收取一笔贿赂,何乐而不为。

其实高澄也可以选择先给朱异贿赂,他与侯景这个落魄降将不同,朱异能耍弄侯景,难道还敢贪了他的钱不做事,但凡有点脑子都知道要与北齐天子在私底下结个善缘,而非为了点钱交恶。

至于侯景,当时在寿阳,手中兵将仅八百残部,朱异哪能瞧得起他。

不过小高王还是稳了一波,毕竟真要成为朱异拿钱不办事的受害者,传到后世,着实丢人,当然,一国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拿钱贿赂他国大臣,传出去也不怎么好听。

但高澄实在不愿继续耗在合肥,拿性命去填。

朱异对于萧衍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否则高澄也不会派人去找他。

昭德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南梁天子萧衍命大将羊侃严守长江之余,派遣散骑常侍刘孝仪渡江,与北齐接触,提出议和之请。

高澄内心自然是求之不得,但他还是麾下将领配合自己演了一场戏,面对梁使的议和请求,诸将纷纷反对,以军中将士士气高昂为由,请求高澄一鼓作气,趁势渡江一统南北。

在一众请战声中,知名文学家南梁使者刘孝仪被吓得面无人色,北齐最不缺的就是雄伟悍将,如高敖曹、彭乐等人,哪个不是练块的,就差把脑子给练成了肌肉,被一群彪形大汉恶狠狠地盯着,好似要把他生吞活剥。

不过高澄还是立排众议,对刘孝仪道:

“自朕南征,于八公山大胜后,所过望风皆降,少有阻碍,之所以愿意与你等议和,并非是士卒疲惫,尊使也见了,诸将无不盼望我渡江,使他们再建功勋。

“朕只不过是听贞阳侯(萧渊明)提起,贵国国主拒婚一事,其中或有误会,这才有意止歇兵戈。”

刘孝仪放下了心里的石头,连声称谢。

他可不是朱异,当然不了解北齐的真实意图,南梁君臣要是知晓北齐确有议和之意,也轮不到刘孝义渡江出使。

高澄没有急于抛出自己的条件,而是让刘孝仪告知萧衍,他愿派出使者全权代表自己于历阳与梁使谈判。

以刘孝仪的身份、官职,哪能作得了南梁一方谈判的主,况且现在说出自己条件,搞得好像他小高王很心急谈判似的,当然,他也确实想早点把这件事情给了解了,近百万人的花销,每一天都不是小数目。

刘孝仪回到建康后,转述高澄之言,南梁君臣见北齐愿意议和,无不长舒一口气。

得知高澄派遣宗室高岳为主使,萧衍亦命侄儿萧渊藻与高岳于历阳会谈。

经过一番狮子大开口,与讨价还价,双方很快就许多问题达成共识。

南梁承认北齐对淮南之地的主权,愿意与北齐划江而治,让出合肥,遣送寿阳献城将领们的家眷,同时以溧阳公主萧妙淽和亲,梁齐战争的表面诱因就是萧衍拒绝高澄请婚。

而北齐则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放归八公山一战被俘的梁军将士,萧渊明除外,他是另算的。

同时让开通道,放任合肥守军南归。

小高王也算够意思了,甚至没有索要战争赔款,赎金!赎金怎么能算是战争赔款!那是人口贸易!

对于萧衍来说,这条件确实能够接受,江北如今只余合肥一座孤城,自己也无力,或者说不再敢派兵渡江与北齐陆战,收复淮南。

作为战争的失败者,总不能让北齐归还淮南之地,把那些实际占领的城池全部吐出来吧,他萧衍自忖还没那份脸面。

此次议和相当于是用合肥城换回南梁被俘将士的赎买权,与放开道路,任合肥三万守军南归,两家休兵止战。

至于最疼爱的孙女萧妙淽,在国事面前也显得无关轻重,高澄要请婚,答应便是。

此前之所以拒婚,是因为高澄不愿订立盟约,如今既然议和,高澄再来打,就是他在道义上吃亏,至少萧衍没想过要撕毁和议,渡江北伐。

这些年他吃够了北伐的苦,哪次不是损兵折将,只不过陈庆之虽然折损了七千将士,但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功,远远不是七千白袍兵能够比拟。

于是当萧渊藻将北齐的最终条件带回时,萧衍虽然惺惺作态,假意不愿割让江北,但在群臣的劝谏下,还是免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以每名士卒一匹布的价格,向北齐赎买寿阳三万余俘虏,将官则以身份、地位由100-5000匹布绢不等。

至于贞阳侯萧渊明,高澄看在他为自己立下那么多功劳,也没有临时涨价,依旧以三万匹布成交。

仅是赎买俘虏,南梁便要向北齐偿付十余万匹布绢,当然,将领们的赎金是由他们的家人出资。

就连萧渊明,在萧衍多年放纵下,也多有积蓄,自己也能承担下一部分,其余的则由好叔父萧衍为他支付。

高澄拿到这十余万匹布可不是自己私吞,是要作为发放给将士们的赏格,他甚至自己还要添上许多。

但此番全取淮南,从各城府库中多有缴获,还是能够补足大部分南征耗用。

就在双方达成共识,南梁准备合肥撤军,北齐即将交易俘虏的时候,建康城中,一名十二岁的少女却愤恨道:

“女儿不嫁!”

全取淮南

作为生吞侯景的存在,字面意义上的生吞,萧妙淽无疑是个外柔内刚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