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 / 1)

在韩爌、李标这些大臣,略带麻木的神情下,韩赞周捧着授赏旨意,便走了出来,洋洋洒洒的宣读起来。

这份授赏旨意,论含金量不比前两份重,但却藏着崇祯皇帝的心计,此旨对应奉戡乱救国之诏,特来勤王救驾的各地大军,多是些名誉上的授赏,比如蟒袍、飞鱼服,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千户等,还有钱粮上的赏赐。

倘若有政治嗅觉的大臣,能听到这份授赏旨意里,有几处不寻常的授赏,比如擢刘兴祚出任东江镇总兵官,擢登莱巡抚王廷试为右佥都御史等,但是在崇祯皇帝的精心安排下,曹化淳他们缜密的配合下,皇极殿内外的群臣,都被这次涉及人数众多的赏赐,所震惊到了。

不对啊,袁崇焕不是被天子下诏狱了吗?

为什么这次对朝臣的赏赐,也有这么多啊!

面对这些他们所惊疑的事情,以至于不少大臣的心里,都不能揣摩到天子这般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然也有不少大臣,是忧虑其他事情,比如户部尚书毕自严,尽管他也得到相应授赏,但是吧,授赏这么多人,涉及那么多钱粮,国库根本就拿不出来啊。

看着神情各异的群臣,崇祯皇帝的嘴角,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期间没有人跳出来说什么,看来他先前所谋划的都应验了。

不过韩赞周这份旨意宣读完,距下一道授赏旨意宣读,会刻意停顿片刻,到时也该有大臣跳出来了,刚好也能叫朝臣转移注意力,先前所宣读的这三道授赏旨意,其中一些自己所埋的线,不会叫他们察觉到,这样后续落子辽东整体部署,就能掌握相应的主动权了。

车炮抽杀

在封建王朝的体制下,皇帝是最高危的职业,没有任何退路可言,这是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义务,不像文官武将那般,除非犯了政策性错误,一般是不会死掉的。

除了昏君、庸君这类贪图享乐的皇帝,想要治理好天下,做好皇帝的本职,便需要精通各领域知识,坚定自己的治国之道,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斗争。

“启奏陛下!”毕自严神情略显激动,手持朝笏,在朝班中便惊呼道:“请恕臣之罪,臣有话要说!”

当韩赞周宣读完手中旨意,安耐不住内心惊疑的毕自严,在群臣的注视下,几乎是跑的架势,便来到了朝班前,对崇祯皇帝行跪拜之礼。

你能有什么罪呢?

你要是不出来才有罪。

神情看不出喜悲的崇祯皇帝,看着情绪激动的毕自严,心里却暗暗说道,你要不出来转移注意,那有些授赏之事难免会有所扯皮。

“毕卿,可是有什么事情吗?”故作疑惑的崇祯皇帝,伸手示意道:“毕卿免礼,有什么话,站起来说就是。”

毕自严并没有站起身,反拿着朝笏,对崇祯皇帝说道:“授赏对我国朝有功之士,这本是陛下,朝廷该做之事。

然臣请谏,望陛下能念社稷之本,暂缓拨发赏赐钱粮,或分批拨发赏赐钱粮,国库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粮啊!”

身为户部尚书的毕自严,对当前国库的情况,要比朝中任何大臣都清楚,就曹化淳他们宣读的授赏旨意,毕自严在心里粗略算了下,少说要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这叫户部从哪里拿出来啊。

此时看向毕自严的群臣,不少都被毕自严的话吸引,这也叫一些大臣,心里开始担忧起毕自严。

“毕卿先起来。”

崇祯皇帝神情不变,说道:“授赏给有功之士的钱粮,一两银子都不能少,不是朕顾忌国朝脸面,实则这些赏赐的钱粮,本就是他们该得的。

这一战,为打退以下犯上的建虏,我大明战死了多少健儿和勇壮?出现多少致残的?倘若不发给他们,那他们在心里怎么想朕?怎么想朝廷?”

“陛下……”

毕自严面露忧色,看向崇祯皇帝说道:“臣……知道陛下有仁爱之心,不想叫这些为国朝立功的功臣、将士寒心。

可……可国库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啊……”

毕自严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心里怎会不明白,当前大明的财政算是收支失衡了,过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

往往上一个窟窿,还没填补上,就跟着爆出新的窟窿,如此还没算上,受党争斗争影响,导致大明吏治腐败,所产生的波澜。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明摊派的三大饷不断增多,地方的苛捐杂税也在增多,这些毫无例外,全都转嫁到底层百姓身上,从而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使得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明的根基被不断掘开。

在思索这些的时候,崇祯皇帝观察着朝班中的群臣,透过他们的神态变化,明显能洞察到不少大臣,注意力都被毕自严所讲转移了,反而对方才授赏的人员,并没有特别的关注。

倘若只是掏一两百万两银子,能换取自己所谋政治目的,不被朝中大臣在此大朝议下被质疑,那崇祯皇帝愿意掏这笔银子。

先前创设大内行厂、西辑事厂,叫他们整肃内廷名下皇庄,深挖那帮家贼硕鼠,抄他们的家,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在瞧见有一些大臣,亦想走出朝班,规劝自己之际,崇祯皇帝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开口道:“既然国库拿不出来,那就从内帑拨发吧。”

毕自严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