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1)

李标此时上前道:“就在刚刚,都察院,户部,兵部,六科等,那都来人了,询问当前这种局面,朝廷到底该如何应对。

现在军机处那边,到底做了什么决断,筹谋了哪些部署,咱们根本就不知道,朝中都乱成一锅粥了快!

咱们要不要去军机处驻所,向陛下递一封奏疏,言明,当前局势不定,朝廷应整饬京营,以谋安定?”

“李阁老,你觉得陛下会忘掉这么重要的事情吗?”

韩爌神情凝重,抬头看向李标说道:“据本辅所知,不久前,天子身边宦官,匆匆离开皇城,朝英国公府而去。

另军机处那边,除了回兵部,去工部外,那起复的孙承宗,更是去了五城巡城御史公署,还派人去了五城兵马司处。

只怕你所想的这些,天子都安排下去了,咱们内阁这边,眼下要做的就是稳定朝局,至于别的……”

韩爌讲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而李标、钱龙锡他们,更是陷入到沉默之中,这偌大的文华殿,死一般的寂静。

但是这跟兵部,工部,甚至五城巡城御史公署相比,简直是天与地的差距。

“本辅再强调一遍!”

在中城巡城御史公署,孙承宗神情冷厉,看着被他派人传来的五位巡城御史,说道:“军机处直属陛下,所下之令,乃是陛下之意。

本辅不管你们先前是怎么做的,现在心里又是怎么想,但眼下必须坚决执行,军机处所下之令!

倘若京城各坊敢乱,哪个区域出错,哪里的官员受责。

别以为本辅是吓唬你们,天子因建虏进犯一事大为震怒,喜峰口已被攻破,这个时候敢出岔子,那可不是丢掉乌纱帽,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你们自己在心里掂量吧。”

“下官等明白!”

眼前这几位巡城御史闻言,哪里还敢多说其他,当即便拱手作揖道。

说起来,错非是孙承宗的身份,还有他们所听到的消息,但凡敢换周延儒过来,他们定会阴奉阳违的糊弄了事。

制衡大明乱糟糟的朝堂,可不是靠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这其中牵扯到的复杂关系,真不是那么好洞察的。

党争,党争,大明亡就亡在这方面!

各怀心思的文官聚在一起,为了自己那点私利,全然不顾及大明社稷之本,这才导致惨剧频出!

夜召骆养性

“陛下,军机处所下抽丁令,臣已谴派人手,送到各勋贵、官绅府邸。”

周延儒神情恭敬,捧着一封奏疏,说道:“这是接令后,就奉令行事的名单,共有十七家,请陛下御览。”

“是吗?”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看着周延儒,便接过奏疏翻看起来,当看到上面的名单后,就知道周延儒想干什么了。

难怪你能当首辅啊,这揣摩圣意的心思,拿捏的很是到位嘛。

“周卿,你做的不错。”

合上手里的奏疏,崇祯皇帝勉励道:“要好生将此事办好,所抽家丁,皆集中在崇南坊安化寺一带暂驻。

这批抽丁所来家丁,以千人为一部,选一批可靠的家丁,暂任百户,剩下的军职,等朕视察后再定。”

“臣领旨!”

被夸赞的周延儒,强压内心喜悦,当即作揖道。

这个时候,整个军机处驻所,除了他之外,孙承宗、王洽、李邦华他们,都还没有回来,这等表现的好机会,他又怎么能放过呢。

虽不知这军机处,日后是否会留下,但在此次迎战建虏中,好好表现的话,在天子心中留下好印象,那岂不就能进入内阁了?

周延儒的这点小心思,崇祯皇帝心知肚明,但他并不打算,揭穿这点小伎俩。

毕竟嘛,眼下这种局势,他需要能算计的人,帮自己破局。

“孙卿回来了。”

就在周延儒想表表忠心,表表决心之际,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看向快步走进堂署的孙承宗。

这老东西,来的可真是时候!

周延儒冷厉的光芒一闪而过,旋即便露出笑容,跟在崇祯皇帝身后。

而孙承宗见周延儒已回来,先是一愣,随后对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京城内各方巡查一事,已定。

五城巡城御史那边,老臣亲自跑了一趟,言明利害,本有些混乱的京城各坊,眼下正在安定下来。”

“嗯。”

崇祯皇帝点头道:“孙卿做的好,这个时候,正是人心浮动之际,无论如何,京城内不能乱。

是否向那些巡城御史说,要严厉打击哄抬粮价者?”

“回陛下,老臣以军机处之名,向他们强调了此点。”

孙承宗拱手道:“另还叫五城兵马司那边,严查有无趁此动荡之际,在暗处散播谣言者,一旦查明,便即刻抓捕!”

到底是上过前线的人,对这种突发态势下,处突能力就是强,知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错。

崇祯皇帝心里很满意,但脸上却没表现出来,“行,那两位爱卿,就继续着手处置军务吧。”

“臣领旨!”

孙承宗、周延儒当即应道。

此时他们并未再待在正堂,而是朝军机处侧堂走去,这天子坐镇期间,他们也要恪守君臣之礼。

“周侍郎,抽丁令那边,做的怎么样了?”在去往侧堂之际,孙承宗小声询问,并行的周延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