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1 / 1)

当然,提到这不得不称赞袍哥。

蜀中,历来少战事,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蜀中那个地方就属于外面打不进去,里面打不出来,但在那百年黑暗岁月里,壮士出川谱写了无数英雄赞歌。

要知道,那段岁月里川军在外抗战备受各路军阀的不待见,物资补给都不怎么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川军依然浴血而战。

家国情怀,可见一斑。

扯远了。

朱高燧在长平的破釜沉舟,在黄昏可以安排人的散布下,消息很快传遍周边区域,然后在朱高燧去追击黄昏的路上,他迎来了兀良哈区域残兵的报复!

兀良哈残兵有多少,这个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毕竟每一个兀良哈男牧民都可以拿起弯刀骑上战马成为战士。

朱高燧也想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并不觉得兀良哈的人能如此快的行成战斗力来反抗他,而等兀良哈的人反应过来,他已经杀了黄昏在班师回庆州的路上。

但人算不如天算。

或者说,他的每一步都落在了黄昏的计划之中,而黄昏以逸待劳制定好计划,就是为了等朱高燧落入大网之中。

朱高燧还没追上黄昏,就惊恐的发现他面对着何等的局势。

忽然之间,在他的大军和黄昏之间这段短短的百里之间,出现了无数的兀良哈残兵,不是那种散兵游勇,残兵形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

一场两场战事下来,对方人数不减反增。

从最初的几百,到了两千,然后到了三千、四千……而且还源源不断的有兀良哈残兵加入,形成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朱高燧就像是一只蝗虫,被困在草原上,周围广袤区域里,无数残兵像蚂蚁一样汇聚而来,逐渐将朱高燧这只蝗虫淹没。

战争就是这么残忍。

于是结局便注定了。

……

……

清晨,大日初升。

天地之间残雪无数,而在无数的残雪堆里,也有无数的血和尸首,双目通红几天几夜没睡安宁觉的朱高燧猛然觉得不对劲。

挣扎着起身,带着几个亲兵来到帐篷外。

帐篷外杂七杂八的林立着近千士卒,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完好无损,再强大的战士身上也挂了彩,经过十数个日夜的鏖战,麾下儿郎的精气神包括体力都已经到了极限。

但哪怕如此,面对兀良哈残兵,朱高燧率领的这三千儿郎,也没有一个投降的。

一个都没有!

这是大明雄师连番征战后凝聚出来的军魂。

朱高燧并无悲怆。

他已经麻木了……这些天,接近两千多儿郎已经战死沙场,没有一个孬种。

看着远处出现的密密麻麻的敌军,朱高燧心底里深深的叹了口气。

最后的决战来了。

但是……我朱高燧又怎能忍心看着这最后的一千儿郎和自己殉葬,他们都是有功于大明江山的好男儿,不应该葬身在这里的。

朱高燧深呼吸一口气,按剑,上前,穿过人群,在无数战士的注视下,默默的来到最前面,然后让身边负责翻译的亲兵大声喊道:“让黄昏那狗日的给老子滚出来!”

朱高燧不蠢。

他其实已经知道自己落入了黄昏的圈套之中,否则到长平布政司时的那一站,黄昏的人为何会溃败得那么简单,撤退也有章法,显然早就是如此设计。

其实这个计谋并不高超。

和当年孙膑杀庞涓差不多,难的是在于黄昏对于人性和人心的把握,他完美的猜到了自己为了解决粮草问题会抢夺牧民的粮草。

也就是说,他其实是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

黄昏听到阿如温查斯过来说朱高燧要见自己时,冷笑了一声,这可算不上借刀杀人,这纯粹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简而言之,朱高燧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

他忘记了一个事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兀良哈,牧民就是一片汪洋,你不能顺应这片汪洋,要逆流而上,那就只有自寻死路一条。

只不过这些水中,还有自己一千的蚍蜉义从冒充的兀良哈残兵。

沉默良久。

黄昏看向唐青山、桑脱和呼兰巴特,道:“你们随我前去见朱高燧,阿大和阿二你俩也来,阿如温查斯,你要特别注意保护我。”

其实大可不见朱高燧。

因为见了朱高燧,等他死后,自己在朱棣那边会有些被动,但若是不见朱高燧,那么接下来就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朱高燧麾下剩余的近千儿郎都得战死沙场。

黄昏有些不忍。

毕竟都是我大明好儿郎,他们不该用生命来给朱高燧的错误买单,如果可以,黄昏愿意拯救这一千人,当然,前提是用朱高燧的命来拯救。

前提也是朱高燧敢作敢为。

不过……

不抱希望,毕竟在死亡面前,你不能奢望朱高燧这样的人用自己的性命来换一千人的性命,而且朱高燧确实还有一点点突围的微末希望。

但黄昏早就下定了决心,只要朱高燧来长平,就一定要让他葬身此地。

人的忍耐是有限的。

若是一味的防守,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只会变本加厉。

所以黄昏打算去见朱高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