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1 / 1)

少时,五六名士卒押送着两人来到乾清殿。

一老一少。

老者已耄耋之年,垂垂朽矣,或许近来经历了太多事,精气神走没了,整个人干瘪了下去,身上再也找不着一域之王的霸气。

曾经的安南之王,胡一元。

少者三十五六,本就清瘦,又留了胡须,更显清瘦,加上近来担心害怕,越发消瘦,稍不注意看见,还以为是僵尸。

身上也没了精气神。

毕竟阶下囚,不知道前路如何,担惊害怕之余,恐惧死亡。

他是胡汉苍。

父子俩被押送到乾清殿路上,看着这大明皇城,死亡阴影下,依然震慑无度,尤其来到乾清殿,看着走廊上依次而布的“明月”,更是震撼。

乌云之下,大地漆黑。

然而乾清殿里光亮如旧,这就是大明的气度!

两父子想不明白那发光的宛若明月的东西是什么,闻不到一点油味,也感受不到烛火应该有的温度,但却更明亮,也不受风吹影响。

看着这对父子孤陋寡闻的眼神,朱棣内心甚爽。

啥叫大国气度?

这个就是。

尽管胡汉苍父子已是阶下囚,但毕竟是安南的王,也是一代枭雄,大国气度嘛不能只通过黄昏的光明神器来彰显。

天子也应有天子仪度。

赐座,赐茶。

胡汉苍父子惴惴不安的坐下,却不敢去喝茶。

朱棣近来心烦。

没甚心思去和这对父子勾心斗角,区区阶下囚,也没有资格和自己讨价还价,直爽的说道:“安南是我大明太祖钦定不征十五国之一,原本朕不欲对安南用兵,但你父子篡安南国之重器,又以血腥手段清洗陈朝皇室,大明作为宗主国不能坐视不理,否则何以服众,如今你父子兵败,然而安南已无陈朝旧人,偌大国土,交由谁来打理?”

胡一元喉结滚了滚,苦涩着声音说:“理由宗主国陛下圣意安置。”

倒是聪慧。

都是枭雄,他岂会看不透朱棣的用意,现在胡一元是真的明白了,为何护送陈天平时,大明将军黄忠的兵马会一触即溃。

就是为了给自己兵马机会,才好去杀了陈天平。

只有这样,大明才能正大光明的出兵。

也只有这样,陈朝旧人死绝,大明这边才有绝对的理由接管安南的疆域,甚至直接将之纳入大明版图,天下也无人挑得出刺来。

当然,也许大明不在意其他附属国的眼光,但安南的民心却是要照顾的。

有了这个理由,安南那边的人心也好安抚。

一念及此,胡一元喟叹一声。

这才是枭雄。

和大明永乐大帝一比,自己这个在一亩三分地上蹦跶的所谓枭雄,像个跳梁小丑。

罢了罢了。

大明有句话说的好,人活七十古来稀。

自己这一生,虽比不得永乐。

也值了。

可惜了儿子,正值壮年,如今却要和自己一起,死在这异国他乡。

朱棣闻言颔首,“如你所说,朕不欲见安南陷入群龙无首的乱世之中,不欲让万千百姓流离四所,如今我大明正煌煌盛世,朕也欲泽被安南黎民,你虽在安南篡国,但多少有些亲信,今后怕是会继续为非作歹,所以,给朕一个不杀你父子俩的理由!”

这是要让胡一元纳投名状。

胡一元:朱棣你也别想好过!

胡一元闭眼。

耳畔传来儿子因为恐惧而变得浑浊、急促的呼吸声,许久,才睁开眼,苦笑一声,对儿子道:“这千古罪名,为父来背罢。”

胡汉苍张着嘴,嗫嚅着说不出一个字来。

他不明白,怎么就千古罪名了。

不过是战败被俘虏吗,不过就是一死吗,怎么还成了安南的千古罪人,胡汉苍想不明白,直到他听见父亲接下来的话:“我父子二人的亲信,早已被陛下的雄师杀得心胆俱碎,再无余力反抗大明治理政事,陛下如果心怜安南万民,不妨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并驻雄师守护安南百姓,如此,则是我安南黎民之福。”

胡汉苍懂了。

父亲这是卖国了。

胡汉苍泪流满面。

他知道父亲的苦心,可胡汉苍也知道,父亲没得选择,因为无论父亲说不说这句话,按照朱棣刚才话里的意思,安南这一次难逃被大明吞并的结局。

只不过这话从父亲嘴里说出来之后,传到后世,会有史官来替朱棣洗清他侵略的罪恶。

所有罪名都会推倒父亲身上。

难怪父亲会说这是千古罪名。

因为确实是!

朱棣等的就是这句话,看了一眼一旁的几位史官,史官们立即点头,示意陛下放心,都记着呢,保证一字不差,记录的比胡一元说的原话还好听。

这种事,史官们不介意美化一下。

当然,还是尊重事实。

朱棣双手在膝盖上一撑,长身而起,“既然胡一元如此请求,朕岂能置安南亿万百姓于不顾,定然和我大明众多朝堂臣工一起,谋一个对安南的良好安置之策!”

踱步来到胡一元面前,“其实你父子如今对朕并无威胁,不过倒要让你们知道一件事,大明天威不可触怒,朕令大军护送陈天平回国,你等竟然丧心病狂伏击我大明雄师,致我大明儿郎多有埋骨他乡之者,朕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