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书生之见(1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1500 字 9个月前

听完冯方的回忆,孙策本来应该骄傲自豪,毕竟南阳已经成了乱世之中的乐土,无数人去而复返,足以说明他的远见和英明。可是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冯方开始也许有卖惨求同情的意思,但后来却是真情流露。他是见过世面的人,如果不是痛到心灵深处,他不会落泪。说来也是,让一个做过司隶校尉的人为了一碗粥去乞讨,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在生存面前,什么尊严都不值一提。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见过了关中的乱,他们才知道南阳的好。

张昭喃喃说道:“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啊。董卓已去,朝廷诸公都是德修学明之人,怎么会让形势败坏至此?长安不少百姓都是从洛阳迁过去的,短短两年内连遭两次兵灾,只怕十不存一。将军,当此千万人生死存亡之际,你可不能坐视不理啊。”

孙策一惊,这怎么和我扯上关系了?

不等孙策说话,郭嘉便抢过话头。“张公,那么多百姓涌入南阳,南阳已经捉襟见肘,恐怕抽不出太多的粮食。汝南世家坐拥良田万顷,坐视成败,不仅不出粮供军,还趁机吸附失地农民,侵吞国家赋税,如果张公能够查出一半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到时候将军自然不会吝惜。”

张昭不说话,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孙策,在摇曳的灯光下,他的眼中似有泪光。孙策心中不忍,拱起手,很严肃的施了一礼。

“张公,我尽力而为。”

张昭点点头,幽幽地说道:“将军,大道至简,百姓日用而不知。仁义看似空泛,却不是虚言,人心所向也绝不是一句空话。今天有关中百姓去而复返,将来焉知不会有更多的人襁负而至。”

“愿与张公并肩,为天下苍生尽绵薄之力。”

“甚善。”张昭闭上了眼睛,靠着车壁,沉默不语。

车厢里的气氛沉默下来,四个人谁也不说话,只听得马蹄声碎。孙策心情很压抑。他理解张昭的心情,也想挤出一点粮食来救人,但他实际上很清楚,郭嘉说的虽然无情,却是事实。大量关中百姓涌入南阳,势必对南阳的粮食供应产生压力。仁义之名是好,但总得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

如何才能挤出更多的粮食?如果安置大量涌入的难民?

孙策冥思苦想。

江南!孙策突然灵光一现。黄巾军不肯去江南,是因为他们有实力,觉得自己还有机会搏一搏,这些难民则不同,洛阳毁了,长安也毁了,南阳只能短暂时停留,却不是长住之地,让他们去江南,他们应该不会反对。如果将他们安置在长江两岸,从徐州运粮接济,成本会低很多。只要让他们站稳脚跟,熬过收获前的这段时间,他们很快就能自给自足,说不来还会有赢余。

就算是大灾之年,让他们到江湖里捕鱼,也能有一口吃的啊。长沙东边是彭泽湖,右边是洞庭湖,北边是长江,渔业大可有为。如果再远一点,甚至可以入海捕鱼。

总而言之,让他们去江南耕种,总比将他们留在南阳空耗粮食好。南阳人口多,闲地少,世家豪强也被抢得差不多了,开发空间有限。

“张公,我想尽快拿下江夏、南郡,将关中来的难民迁一部分去江南,省出粮食接济关中,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