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传奇的终结(下)(1 / 2)

医宋 从小不会爬 1486 字 9个月前

第三百三十九章传奇的终结(下)

因为当初吴?与郭浩交恶,过错主要在吴?一方,并且仇怨还不算小,几乎到了见面就要动刀子的地步。(更新快而吴?对吴?而言并非寻常意义上的大哥,而是有着类似“长兄如父”的关系,这个年代的中国却又有“为尊者讳”与“为长者讳”的传统(其实后世也一样有,只是程度上没那么夸张罢了,尤其是“为尊者讳”就更是千古不变。),一般来说吴?是不好代哥哥向郭浩认错的,至少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是肯定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诟病的。但吴?一向以国家为重,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前往甘肃代他已死的哥哥向郭浩致歉。

谁知,郭浩如今年事已高,对于当年之事也颇为后悔,再加上才德兼备的吴?与他心胸狭窄的哥哥不同,深得大宋西军之心,因此郭浩闻讯后深感惭愧,立即拖着老病的身躯亲到城外迎接。一番寒暄之后,宾主相谈甚欢,大家都是血海里面翻滚过来的,只要心结解开,昔日的仇怨顿时便烟消云散了。郭浩当即表示,愿意接受吴?的指挥,只是朝廷体制在哪里,没有旨意的话,恐怕会有些麻烦。毕竟这对目前还未恢复职务的吴?来说,是很明显的越权行为,若他是文人还好,朝廷最多也就是训斥一番,可是吴?却是武人,在未奉诏命的情况下指挥十几万大军,要想朝廷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御史们放过他是根本不可能的

吴?听后笑了笑表示理解,其实他早在出山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向朝廷请旨去了,只不过以大宋“兵为将有”的事实,如果郭浩与他们吴家的芥蒂没能消除,纵有皇命在手,人家也未必会听他的,现在问题才总算是解决了

谁知由于朝廷长时间颠沛流离,吴?当初虽然派出多名信使,却迟迟没有与他们接上头,朝廷的诏令自然也就不可能来得那么快。而郭浩毕竟年迈,平素生活又过于俭朴,在与吴家达成谅解后去了一大心事,结果一时间心情太过放松,反而一病不起,不久便辞世了。这下吴?想不接管甘肃的宋军也不可能,好在他在“守孝”结束前的一次四川之行没有白费,同样蛰伏了许久的虞允文终于再次出山,他是文人,又当过一阵大宋首相,即使其间没像秦桧那样结党营私,他在大宋朝野的影响力也远非吴?这个武人可比,有他出面,很多麻烦便都不再是麻烦了。

虞允文的功名之心甚为淡薄,本来他甚至打算就此归隐算了,反正当时大宋中兴之势已成,彻底打败金人只是早晚的事,并不是非要他在朝不可。谁知这短短几年里,天下的形势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虞允文缺乏见识,而是金军那次军事冒险成功的可能本就微乎其微,忽略掉这种小概率事件是很正常的,毕竟一个人再聪明,精力也总是有限的,若连一丁点的可能性也要考虑得面面俱到,非累死不可,那时可没有计算机。),虞允文的父亲虞祺不由更加后悔昔日的过错,病情也愈发沉重起来,这时恰逢吴?登门拜访,虞祺便当着吴?的面,立下遗嘱要虞允文不得在守孝上浪费太多时间,而要先全臣子之忠,以国家大事为重,见到儿子应承下来,虞祺心事已了,没几天就与他九泉之下的老妻团聚去了。

虞允文是至孝之人,本来无论如何他都要为父亲守孝三年的,但现在既然父亲临终前已经那样说了,他总不能令老父在九泉之下不能瞑目吧?再加上急转直下的天下形势,也确实令虞允文不敢继续留在家中“独善其身”,在将父亲的后事料理完毕后,便马上开始忙碌起来。

虽然回乡日久,现在的虞允文并无实职在身,而朝廷又失去了联系,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什么正式的任命,但是虞允文的威望与才德摆在那里,又有谁敢忽视呢?要知道历史上他还只是个小官的时候,就能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说服万余准备逃跑的宋军听他指挥,造就了“采石大战”的奇迹,何况是历史改变了、虞允文早就当过大宋首相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