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千里还乡(1 / 2)

医宋 从小不会爬 1529 字 9个月前

李显忠并不是一个甘居人下之人,魏胜又比他小了足足有十来岁,他自然多少有些情绪。不过魏胜年纪虽小,资历却比李显忠老得多,在历次战役中又屡立战功,这次在赵旉不在的情况下,他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越权控制住了纷乱的局势,其胆魄和手段即使是李显忠也自愧不如。再加上李显忠加入卫军时日不多,日后有的是表现的机会,所以他倒并没有对赵旉的任命表现出明显的不悦。

魏胜主要负责指挥步兵和车兵,虽然由于已经开始装备火器的缘故,他们的战斗力其实相当强,但魏胜的任务却只是专门防御敌人进攻,而李显忠则率领机动力极强的纯骑兵队伍,专门干扰敌人的粮草运输,并相机打击孤立的小股敌人。这种虽然略显保守却找不到什么破绽的组合,即使是岳飞碰上也只能稳扎稳打拼消耗,而那样一来赵旉最急需的时间就被争取到了。

赵旉本来想对魏胜吩咐几句,这样万一李显忠生出异心也好有个防范,但话未出口就又咽了回去。因为赵旉突然想起了历史上刘裕曾经这样干过,结果在他离开关中之后,留守诸将原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猜忌也不断加深,小孩子刘义真又完全没有主见,听风便是雨,根本约束不了那些骄兵悍将。最后大家自相残杀,被夏王赫连勃勃捡了大便宜,东晋末年最为骁勇善战的北府兵几乎全军覆灭,南朝也彻底失去了北伐中原的希望。而李显忠新入卫军未久,此前又没有多少功绩和威名,却很快受到重用,卫军原来的将领之中,对此不太服气的大有人在,如果赵旉真的多嘴说出那几句话,那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将很可能再现。斟酌利害之后,赵旉很明智地管住了自己的嘴

不过后来赵旉冷静下来一想,李显忠的权力虽然看似很大,但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倒是很小,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投到朝廷那边而已。原因很简单,李显忠手下只有骑兵,而骑兵是几乎不能攻城的,更别说是那些由擅于守御的卫军把守的城塞了。而且卫军的防御系统在当初陈规的建议下,早就由堡垒群与堑壕系统取代了传统中孤立的大城,李显忠就算使诈偷下几个城,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军中的内卫探子无处不在,想要隐瞒住消息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赵旉不在反倒是件好事,因为这反而令“斩首战术”无处下手了。而由于卫军多年以来一直走基层路线的缘故,即使魏胜出了问题,李显忠也很难兵不血刃地将他的军队接收下来,造反这种高风险的工作是最忌讳旷日持久的,因为变数一多失败就无可避免。李显忠是聪明人,没有胜算的事他是不会做的,要不然他们一家当初也不会在金人的统治下隐忍那么久了。

李显忠若是投向朝廷一边,对卫军造成的损害倒是要严重得多,但那样做对他来说好处实在有限,还要冒将来赵构万一后悔而清算“功臣”的风险,远不及舍命陪太子做一个从龙之臣有前途。所以赵旉觉得自己很可能是多虑了,但若自己先前对魏胜说出那番话来,李显忠搞不好就不得不反了。

赵旉随即想到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内乱,其实大部分本都可以避免,只是人治的模式下武将的权力很容易失去控制,而皇帝又往往会因过度防范而使得自己与边将之间出现裂痕。信任一旦不复存在,担心皇帝会翦除自己以除后患的将军就算毫无胜算,也不得不反了。因为在中国古代,皇帝就算杀错一两个人,最多表示下悔意就行了,代价极其轻微,所以他们常常会倾向于选择这种简便廉价的处理方式。而对走投无路的武将们来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于是中国就成为了世界历史上内乱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经过这番思考,赵旉进一步认识到深化制度建设的意义,这对他日后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制度与权谋一样,都可以约束臣僚的行为,但后者因为将公与私混为一谈,很容易受到个人感情与情绪的影响,再加上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所拥有的巨大权力与“兵为将有”的传统,君臣双方都具有极大的能量,一旦猜忌滋生,很容易引起足以动摇国家根基的恶果。而制度是对事不对人,没有这样的副作用,即使将军有所不满,也最多骂骂娘而已,不会付诸行动,因为“法治”社会之中哪怕他们真的心存歹意,只要没有付诸实施,任何人都不能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