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卫军初建(1 / 2)

医宋 从小不会爬 1590 字 9个月前

赵旉对吴璘非常重视,听说他抵达合肥(淮南西路首府)后,亲自前往码头迎接,令目前官位不高的吴璘颇为惶恐。吴璘面貌清秀,似乎有些对不起他西军悍将的名声,不过若谁因此而小看他,一定会后悔万分的。赵旉给了吴璘天大的面子,但他却更加谦逊,坚守臣子的礼节而不敢有半点逾越之举。

这令赵旉十分感慨。因为从史书记载来看,南宋初期的将领大多桀骜不驯,即使像岳飞那样的忠臣和张俊那样的小人,都有不听高宗号令的例子,只有两位将军自始至终对赵构无比忠诚。一位是现任神武中军都统制杨沂中,还有一位便是赵旉眼前的这位吴璘了,而吴璘的才能却不是杨沂中所能比拟的

吴璘听说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后,也大为惊异,不过久历戎行的他比虞允文更早理解了其背后的含义,太子殿下这是想塑造出一支前无古人的新式军队啊!服从性良好的吴璘随即就在自己的队伍里推行这些纪律,由于他这次带来的三百多人都已经跟随他多年,所以进展极快,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不过,赵旉后来“创作”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曲,也许作用更大。受此启发,赵旉不由想起前世参加军训时一边唱歌一边训练的经历,而意识到军歌对于团队认同感形成的巨大作用,便开始大量剽窃篡改前世听过的那些军旅歌曲,令军中的氛围大为改观,而且这些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进行曲旋律还震动了南宋乐坛,并由此衍生出了诸多流派,不过那是后话了

原则上,违犯“三大纪律”的官兵,都要接受重罚,甚至处死;而“八项注意”则要轻一些,从关禁闭、清洗茅厕到挨上几十皮鞭不等。由于现在并非战争期间,犯事的士兵不多,所以即使被处死的也大多不敢反抗,但若是战争期间呢?比如万一遇敌全军溃逃,那么该当如何处理,难道要将他们全部处死吗?赵旉不由有些头痛起来

如果将他们全部处死,那么士兵们以后的确是不敢逃了,但在走投无路之下却很有可能会向敌人投降,而金人可不会像纳粹那样愚蠢地虐杀战俘,他们深明“以汉制汉”的道理,那岂不是弄巧成拙?而若按照“法不责众”的原则处理,宽赦他们的罪过,却又会令军法的威严大受影响,日后触犯军法的只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军法就是因为太过严格,甚至有时只是大声喧哗也要斩首,所以一旦全军触犯军法便无法执行,而破坏了军法的威严,以至于若没有名将坐镇,军队的军纪便必定会很快败坏下去,该怎么办才好呢?

如果是在近现代国家,这个问题倒不严重,因为近代国家概念形成后,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士兵即使降敌,一般也不会掉转阵营打自己人。可是赵旉虽然已经有了令大宋近代化并鼓吹民族主义思想的想法,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金人的威胁却是迫在眉睫,现在还是古代啊!

“古代有了,古罗马的某项制度好像可以作为参考”,赵旉顿觉眼前一亮,随即找到吴璘(一来是因为他最忠心,二来武将中只有他重视军法,其他的将领如王德等人都是凭着勇武和个人威望来带兵。),与他进行了一番讨论后,制定出了淮西军自己的赏罚制度。

其中在战争期间的那部分借鉴了古罗马的“十一抽杀律”,当军队主将尚在,却出现叛乱、哗变、全军溃败之类的恶劣情形时,这支军队的主将将被处死;若一支军队的主将战死,而这支军队未能获胜,则从其属下幸存的下一级军官中抽出一人处死,到士兵那一层则为每十人抽签杀死一人。而在和平状态下,则执行更为严格的军法,该杀多少就杀多少。

不过大家的顶头上司赵旉和大宋皇帝赵构,有权对触犯军法的官兵予以特赦,借以提高他们的个人威望,或是保下一些有潜力的将才,这在目前而言还是必须的